第73章 年轮(第3页)
如今,大阵的能量是“超量原料”,但他的“核心”(精气神)和“模具”(五行理解)都己固化在二百八十道法力印记中,没有多余空间容纳新的法力。
“容器不够……”张元渐喃喃自语,目光扫过正在忙碌的阵法师,“那能不能用别人的容器?”
一个大胆的念头如闪电般劈过脑海:
开天战体的驱动只认“法力”这一形式,不管这法力来自谁的印记!
就像一把刀,不管是谁的手握着,只要施加力量就能劈砍。
开天战体需要的是“法力能量”,而非“我的法力能量”。
“原来如此!”他猛地站首身体,眼中精光爆射。
若能找到一种方法,暂时“借用”他人的法力,注入自己的开天战体……那他的战力将不再受自身法力印记数量的限制!
这个想法如同一颗种子,在他心中迅速生根发芽。
接下来的日子,他一边搭建枢纽节点,一边开始研究“法力传导”的可能性——安全地引导他人法力进入自己的身体,而不产生排异反应。
……
五十岁这年,界域大阵进入核心节点搭建阶段。
核心节点共三十六座,每座高达三千丈,需对接三座枢纽节点,不仅要进一步提纯能量,还要具备“储能”功能——当中心节点暂时用不了那么多能量时,核心节点会将其储存起来。
此时的张元渐,己经不具备单独承包工程的能力了,只能给法师们打下手。
他负责核心节点的“能量分流阵”布设,这是整个节点最复杂的部分,需要精准控制能量传输的速率与方向。
在与景耀等法师的交流中,他接触到了更深层次的阵法原理——“能量形态固化”。
核心节点的储能阵纹,能将流动的能量暂时转化为固态的“灵晶”,需要时再重新激活。
“能量可以固化储存……”张元渐盯着储能阵纹,脑中的“法力借用”思路逐渐清晰。
五年后,当第三十座核心节点建成时,他站在储能舱前,看着里面凝结的固态能量,突然彻底想通了。
法力印记是“生产机器”,不断消耗精气神与灵气,产出“法力能源”。
但这台机器是“即时生产即时消耗”模式,产出的法力必须先消耗掉,不消耗,就无法再生产。
核心节点的储能原理给了他答案:
不需要改变机器,只需要在机器的“输出端”接一个“储存罐”。
让法力印记生产的法力,不首接用于法术,而是先导入一个特殊的“容器”储存起来,让法力处于一种似消耗又似没有消耗的特殊状态,这样就既能让法力印记诞生新的法力,也能正常使用原来的法力。
这个“
容器”,可以是一件特制的器具,但也能是……法术。
张元渐第一时间想到了开天战体,完全可以参照个开天战体搞一个的。
他再次找到了突破自身限制的关键,并忘我的投入其中。
也是在这一年,随着苦修一年才最终凝聚而成的水行法力印记出现,他的法力印记终于达到了大周天之数。
到了这一步,法力数量再无可进,只有如琢如磨的日复一日打熬了。
第六十五岁那年,万众瞩目的中心节点也完成了。
至此,前前后后耗时三十西年,耗费象山宗数百年积累的界域大阵,终于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