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TICH 作品

第六十一章 小萝卜头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三叉小说]

“小萝卜头”的真名叫陈塔,这个名字听起来有些拗口,但背后却隐藏着一段跨越百年的故事。

浙江宁波甬江口外有一座被称为白节的小岛,面积仅为0.05平方公里,除了一座灯塔以外便再没有其他建筑,是不折不扣的无人岛。

1883年,一群英国人来到了这座毫不起眼的东海小岛,经过数月的忙碌,建起了一座14米高的灯塔。

塔上的一盏三等红、白二色替光灯,以每分钟红白二光各闪一次的频率,为来往渔船和货轮指引着正确的航道。

既然建了塔,就要有人负责日常管理和操作维护,而陈塔的爷爷就是第一代“守塔人”。

其实对于近代中国第一代灯塔工而言,他们对这些受控于“洋大人”的稀奇建筑,本来没有太多好感。

只是在课税繁重、灾祸频发的晚清乱世,干这份工作能够带来更加稳定和可观的收入,这也是陈塔爷爷踏上白节岛的初衷。

使惯了渔网、说惯了吴语的陈塔爷爷一开始面对精致的西洋机械和天书般的英文守塔日志时也感到过力不从心,几次想要放弃。

但当他发现这盏外国人造出来的“长明灯”确实能给渔民带来安全时,某种责任感便从心底深处冒了出来,而这一守就守了足足三代人。

陈塔的童年几乎都是在白节岛灯塔上度过的。

那时候恰逢社会动荡的年代,“读书无用论”非常盛行,学校无法开课,陈塔便跟着父母一起上岛守塔。

一望无际的大海和深夜遥望的灯光是镌刻在他记忆深处的永恒画面,但也让这个十几岁的男孩萌生了有朝一日要去往更远地方的梦想。

守塔的日子枯燥而乏味,陈塔和她姐姐两个人除了游泳或是钓鱼外,就只能坐在灯塔前用石头和泥土搭出一座座小房子。

平静的生活在一个狂风暴雨的夜里戛然而止,陈塔的父母在冒险救援一艘渔船的过程中不幸落水,把生命永远留在了波涛汹涌的大海里。

那一年,陈塔只有17岁,守塔人的责任却毫无征兆地落在他那稚嫩的肩膀上。

“为什么陈家要世世代代守着这座塔?”

陈塔曾经问过自己的母亲,远嫁而来的女人穿着碎花布衣,黢黑的皮肤是烈日的杰作,刘海在海风的吹拂下掠过眉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