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文化遗产抢救性普查工作的初步成果汇报
在处理完这些充满了黑色幽默的无趣政务之后,林天鱼才终于将目光,转移到了那份真正让他感兴趣,由“地名规划与文化建设委员会”汇总上来的报告之上。·丸?夲~鰰,颤¢ ¨冕′费.阅_黩?
这才是他今天坐在这里的主要目的。
《关于“前帝国时期”民间神话、传说、宗教典籍及口述历史文化遗产抢救性普查工作的初步成果汇报》。
报告的主体,并非什么条理清晰的文献综述,而是一堆用各种五花八门的载体记录下来的原始资料。有的是从某个偏远部落的祭祀手里“征集”来的、写在泛黄植物纤维纸上的鬼画符;有的是从某个被查抄的贵族密室里翻出来的、储存在老旧数据板里的加密文件;更多的,则是各个垦殖兵团的政委们,从当地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嘴里,一句一句扒拉出来的、充满了地方口音和矛盾情节的口述录音。
很显然,这颗星球上残存的古代神话故事,早就被帝国那套“执政官即神明”的官方叙事给冲刷得七零八落,不成体系了。
有的报告写得一本正经,引经据典,试图论证某个名为“深海巨喉”的古代神祇,其实是远古时期某种海洋巨型生物的原始崇拜。′歆+捖^夲`鰰?栈. .更¢芯*最.快/有的则干脆就是某个村口老大爷酒后吹牛的实录,信誓旦旦地宣称,他们村后山的山洞里,就住着一个长着三只眼睛、爱吃烤土豆的山神。
同一个创世神,到了东边是拿斧子开天辟地的猛男,到了西边就成了从蛋里孵出来的雌雄同体,到了南边干脆就变成了一条会说话的、从银河里游过来的大鱼。
林天鱼看着这堆充满了“地方特色”与“自由发挥”精神的“文化瑰宝”,感觉自己就像个被迫批改小学生暑假作业的神话学教授。
他甚至有理由相信,这其中至少有一半的故事,是那帮基层干部为了完成上面派下来的kpi,临时编出来的。
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他用「个人工作站」的辅助处理功能,将那堆堪称“神话大杂烩”的原始资料,进行了一次最基础的关键词筛选与交叉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