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堵不如疏

对于杨恒泰的顾虑,李浩然也很理解。¢白-马/书+院- \已+发,布+最′芯,蟑~洁?0?0\晓′税+旺` *追~蕞·薪~彰-踕·

发电厂那玩意儿确实太高端了,他有点玩转不过来。

李浩然虽然有系统相助,还有秦锐锋帮忙,但也没有必要去死磕发电厂。

毕竟发电厂的建设周期太长,三年能申报下来就算很快了,五年八年也不是不可能。

等到发电厂申报下来再建好,估计李浩然早就不在小河乡任职了。

所以,经过深思熟虑,李浩然最终还是给他提供了另一个小而灵活、适合乡镇秸秆禁烧的收、储、加工、利用的思路。

前三个环节仍然不变,在利用方面,可以将秸秆燃料颗粒销售给清河县乃至涪江市范围内的粮食烘干企业。

如果还卖不完,杨恒泰还可以在小河乡建设一处粮食烘干厂,消耗秸秆燃料颗粒,对小河乡以及周边乡镇的粮食进行烘干。

这样多管齐下,就能最大限度解决秸秆加工产品卖不出去的问题,而且投资还比较小,能首接服务老百姓,还能拿政府补贴。

听了李浩然的建议,杨恒泰道:“李书记,我比较倾向你后面提的这条建议,毕竟简单又便宜,只要几百万就可以实现了,建发电厂那个动辄几个亿,我可不敢轻举妄动。′天^禧_晓?税*王+ ·已*发?布/最_欣,彰?結¨

而且,后面这条建议,基本上都只需要和县级农业和环保部门打交道,我在县里还有点关系,可以搞定的。”

李浩然闻言,也点点头:“好,到时候秸秆收储加工、粮食烘干厂房的选址,可以选在小河乡靠大桥镇的位置,那里与大桥镇、千树镇等五个乡镇接壤或者距离不远,方圆二十公里可以辐射六个乡镇,几万户农户,几十万亩农田,加之交通便利,不愁没有秸秆,也不愁没有粮食烘干。”

听见李浩然的话,杨恒泰眼前就是一亮:“李书记,你说得这个点位,还真是不错,我下来考虑考虑!”

“行,那你好好考虑,要真想干,以后可要优先处理咱们小河乡的秸秆哈。”

“您放心,李书记,于情于理都该如此。”杨恒泰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