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投资来了(第2页)
李浩然举杯抿了一口,酒液带着微辣和回甘:“锋哥说得是。往后我得站在全县的盘子里看问题,产业、民生、党建,哪块都不能偏。”
“抓大放小,这是副书记的门道。”秦锐锋放下酒杯,目光投向窗外的县城夜景,“清河的底子在农业,关键在产业链。\如^闻·罔. -已¨发~布!蕞-芯\彰·结^
健康食品产业园再是亮点,也始终只是一个点,你接下来要做的,是依托健康食品产业园这个点,点亮各乡镇更多的亮点,然后串成全县产业的线,再织成乡村振兴的面。”
他顿了顿,继续道:“怎么让园区的经验反哺乡镇,让各乡镇的特色农产品也能搭上深加工的快车,这是个大方向。”
“我琢磨着,得在‘融合’上做文章。” 李浩然接过话头,“农业不能只算收成账,还要算生态账、文化账。就像青梅,既能做酵素,也能做旅游,还能变成文创产品,把一产二产三产拧成一股绳,才能让老百姓的腰包真正鼓起来。”
秦锐锋点头:“这个思路对路。不仅要提升现有产业的融合力,还要多引入外界的助力。招商引资是你的强项,你也要再多想想,怎么让外面的资本愿意来投乡村项目,这些都得靠你牵头琢磨。”
秦锐锋说着,忽然又提醒了一句:“当然,咱们要发展,但步子要稳,咱们清河经不起折腾,得一步一个脚印,让每个决策都能落地生根。”
“您放心,我心里有数。” 李浩然望着杯中晃动的酒液,“产业园是基础,接下来要做的,是让全县的产业生态活起来。龙头企业要做强,小微企业要育活,农户要跟上,形成良性循环,这才是长久之计。”
秦锐锋重新斟满酒:“来,为这个‘活’字干杯。往后常委会上,你放开手脚提想法,我给你撑着。清河的未来,不光是一个产业园,是整个县域的精气神都提起来。”
......
第二天,李浩然上班之后,就在思考如何让全县的产业生态活起来。
产业活,首先就要企业活,企业活,就是能把产品卖出去,不要积压在仓库里。
还有就是要企业多,一个园区内,如果只有一家企业,经营得再好也没有什么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