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键齐发 作品
第212章 推荐对象(第2页)
林东森翻开汇报材料,声音清晰有力:“首先介绍梓州县。作为传统农业大县,梓州县聚焦粮食安全,建成百万亩高标准农田,水稻亩产连续三年突破千斤,为全市粮食供应作出重要贡献。\天+禧′晓`税_网` +哽*欣!嶵?全/同时积极发展中药产业,并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梓州麦冬产业,带动老百姓增收致富效果明显。”
他顿了顿,翻到下一页:“下面介绍涪西区,涪西区依托城区优势,大力发展城郊农业。建成万亩蔬菜基地保障市民‘菜篮子’,培育出12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休闲农业年接待游客500万人次。但受限于土地资源,农业规模难以扩大,且农村人口仅占辖区总人口15%。”
最后,林东森的目光落在清河县的材料上:“清河县的特点是‘小而精、特而强’。青梅产业带动5000多人首接就业,数万名农户增收;草莓、雷竹、玫瑰、土豆、粮油等特色产业多点开花,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格局。更难得的是,他们通过产业发展推动城乡融合,农民工返乡率达3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两年位居全市第一,其中特色产业贡献占比达 65%。”
“三个区县的特色优势,大家都听见了,现在开始发言。”汇报刚结束,周明轩便道:“大家有什么话,可以畅所欲言。”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志国率先发言:“从数据看,梓州县保粮食安全有功,但乡村振兴不能只看产量。清河县把小水果做成大产业,既保住了耕地,又让农民富了起来,这种‘粮食安全+特色富民’的平衡值得肯定。”
市委副书记郑怀民接过话茬:“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人’的振兴。涪西区的城郊农业搞得不错,但主要服务城区,本地农民受益有限。清河县让60岁老农在家门口领工资,让返乡青年有创业平台,这种‘就业留人’的做法,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