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必须要去亲眼看看
“这第二种听起来不是挺好吗?”听完李锐的办法,陆诚眼睛一亮,感觉看到了希望。2000公里的覆盖范围,足以支撑他目前的战略需求了。
李锐苦笑一声,仔细的解释起来:“首长,技术上是可行的,但多跳中继也不是完美无缺的。最大的问题是信号需要经过多个节点转发,每一次转发都会引入一定的处理延迟。
跳数越多,累积的延迟就越大。这种延迟对于实时高清视频的流畅传输影响很大,画面可能会出现卡顿、丢帧。
更重要的是,对于kvd-002这类需要实时精确制导的察打一体无人机来说,累积延迟会严重影响导弹攻击的瞄准精度和打击时效性,尤其是在对付高速移动目标时,误差会被放大,风险很高。”
看着陆诚的脸色,李锐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首长,我个人建议,不要过度追求距离而使用太多中继节点。以目前的电磁环境来看,灾难后各种民用无线信号基本消失,电磁环境非常的纯净。
我们最多使用两架无侦-6进行空中组网,形成地面站-中继机1-中继机2-任务机的双跳链路,这样就可以将累积延迟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预计有效覆盖覆盖可达一千多公里,这样就能在实时性和距离上取得了一个较好的平衡点。”
陆诚凝神思索了十几秒,权衡着李锐的建议。
预设航线的自主飞行侦察风险太大,等于是蒙着眼睛打仗。
空中多跳中继虽有延迟,但至少能提供实时的战场态势感知,在短时间内没法恢复卫星通信的情况下,这已经是最佳的选择了。
陆诚果断拍板:“李队长,你是专业人士,我相信你的判断。就按你说的第二种方案执行,使用两架无侦-6进行空中组网中继,立刻执行。”
“是,首长。”李锐挺直腰杆,大声领命。
“为了实现你提出的方案,我再给你增加两架无侦-6。”陆诚说着,再次打开系统界面,迅速点两架无侦-6。
同样的空间扭曲景象在跑道另一处上演,片刻后,又是两架战略无人侦察机凭空出现。
这样,用于中继和侦察的无侦-6总数达到了四架,加上原有的两架kvd-002,一支具备一定远程侦察和打击能力的无人机编队已初具规模。
至于为什么不投送更多的无人机,那当然是因为点数紧张了。
想要进一步扩大队伍规模,只能等到兰州战役结束才行。
李锐看着新增的装备,信心更足,立刻转身,开始大声下令:“一队,负责接收无人机,二队三队,迅速建立中继通信链路规划,四队,检查kvd-002武器系统及数据链,动作快,我们要在最短时间内让它们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