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踪迹(第2页)

激光红点随着他的解说,在地图上跳跃着,将这些分散的点连接成一条清晰的行军轨迹。

“综合所有侦察到的线索,我们判断幸存官兵在机关失守后,在混乱中逐渐收拢集结,他们进行了果断的战略转移。其行进方向,非常明确,一路向西,没有过多的停留和犹豫。”

“向西?”何志刚猛的一拍大腿,声音中带着一丝果然如此的兴奋意味:“嘿,这还真让老彭给说着了,一字不差啊。”

灾难初期,第一次广播,却没能联系上76集团军时,众人聚在一起分析了其中的缘由。

时任183旅副旅长的彭博,提出了那个在当时看来有些大胆的推测,联系不上未必是全没了,也许他们被迫放弃了西宁,转移了。

此刻,无人机的侦察结果,完美印证了彭博当初基于地理和敌情的冷静判断。想到彭博说法,陆诚立刻追问起最关键的问题:“向西的话,他们的行进方向是哪里?”

“首长,您看。”李锐立刻切换画面,指向几张航拍图。

图中显示的是更西边的高原公路,道路上被遗弃的车辆,明显被人清理过。

还有一张是在一片相对平坦的谷地发现的,规模更大的临时营地痕迹,有简易的防御掩体和明显的生活垃圾堆积点,数量远超之前的临时点。

“通过对他们行进路的线持续追踪,痕迹一直指向西方,跨越了广袤的柴达木盆地东部边缘。结合他们行军速度和沿途可能的补给点分析,我们锁定了最可能的汇聚点,都兰县方向。”

付金年看着电子地图上那条从西宁蜿蜒向西,最终指向都兰县方向的虚拟红线,不由得感叹道:“老彭这分析能力,让人不得不服啊。”

陆诚脸上露出一丝笑意,接过话头:“都兰县,再往西,过了诺木洪,就是格尔木了。老彭上次的判断非常正确,他们最终的目的地,必然是格尔木,他们是去找合成第56旅会合去了,这是他们最理想的选择。”

“是啊,他们根本没得选。”何志刚站起身,大步走到巨大的电子地图前,手指划过屏幕,“76集团军机关驻防的湟水河谷地区,是青海省的心脏地带,西宁市、海东市、海北州的人口加起来接近四百万。”

“灾难爆发后,这里的丧尸密度,保守估计也在三百万以上,甚至更高。幸存的那些官兵,缺枪少弹的,硬碰硬就是在找死。最重要的是,他们不像咱们,根本没法得到装备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