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最后的准备(第2页)
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并金城郡于陇西郡, [38] [40]次年恢复金城郡,原辖十三县减为十县,白石、河关、枹罕三县划入陇西郡。东汉中期,河湟地区羌人反抗汉朝的战事扩大,汉朝于汉安帝永初四年(公元110年)将金城郡治迁至陇西郡襄武县(今陇西县),延光三年(公元124年)迁回原治。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冬,湟中义从胡北宫伯玉在河湟地区举兵反汉,杀金城太守陈懿、护羌校尉冷征,金城郡治又迁至榆中县。后河陇地区被韩遂割据势力占据,至汉献帝时被曹操击败,金城郡治迁回允吾县。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从金城郡析置了西平郡。三国时,金城郡属魏凉州,辖榆中、金城、允街、浩亶、令居、枝阳、允吾七县,郡治榆中县。
西晋沿置。西晋末年后,天下大乱,进入十六国时期,今兰州市先后为前凉、前秦、后凉、南凉、后秦、西秦所据。前凉分金城郡的令居、枝阳二县,又立永登县,合此三县立广武郡,辖地在今永登县境内。前凉金城郡领允吾、允街、浩鹿、白土(今青海省循化县黄河北岸)、金城、榆中六县,郡治榆中县,其中允街、浩亶、金城、榆中四县在今兰州地区。 [40]东晋太元元年(公元376年),前秦灭前凉,金城郡属前秦,领5县,郡所在治榆中县。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后凉领金城郡。元兴二年(公元403年),后凉覆灭后,南凉占领广武、金城2郡。
北魏神府二年(公元429年),吐谷浑攻占西秦金城郡,不设郡县,臣服北魏。太延五年(公元439年),碑文占领今兰州地区,初在汉榆中县治设榆中镇,沿治广武郡。太平真君六年(公元445年),置临洮郡,后置子城县,属临洮郡,撤并广武郡的令居、永登、枝阳3县,置广武县,为郡治,撤金城郡及金城、浩亹、允街3县,划金城县地于武始郡勇田县。北魏孝明帝(公元516-528年)时,复置金城郡,领子城、榆中2县,郡治在子城县(在今东岗镇一带),属河州;并永登、令居、枝阳3县为广武县,属广武郡,为郡治,属都州,所辖包括今永登县、天祝县。北周沿袭北魏建制。
隋唐至宋元时期
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置兰州,以皋兰山为州名,领金城郡,金城郡领子城县。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因全国州郡多而辖地小,遂废郡存州,省金城、武始、广武三郡并入兰州;废勇田县,在今兰州城区置五泉县;改广武县为邑次县,寻又改为广武县。兰州领子城、五泉、广武、狄道四县,州治子城县。隋代的兰州大致在今兰州市辖境范围内。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州为郡,兰州改称金城郡,子城县改为金城县,为郡治;广武县先改称允吾县,后又改称会宁县,属武威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