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鼻子的问题(第2页)

摊主笑吟吟的说道:“贵人,这东西唤做糟豆腐,是我无意间做出来的,自己吃了无事,而且闻着是有些臭,但吃着香,你们要不要尝尝看?”

主要是有一次他做多了豆腐,但没吃完,便想办法保存,然后各种研究,最后却搞出了这个。

一开始原本以为坏了,但他家良人舍不得扔,便用熬出来的肉油煎了煎,撒点葱和细盐,吃了,谁曾想,竟然味道还不错。

之后犹豫了许久,便想着出来摆摊做点小生意,虽不算好,但也不算亏,总能吸引一些舍得花钱之人。

有个别人食了后觉得欢喜,便会多买几块。

其实若非陛下恩典每户黔首都可买一个铁锅回来炒菜食,外加他家良人又舍不得多放油水,他们也不一定能想到这个法子。

一旁的彭越听了顿时便来了兴趣,“好啊,那就先来两个试试看吧。”

摊主:“好嘞,一钱三个,贵人不如来三个?”主要是豆腐块也不算大。(当然,比后世的是要大上不少)

(在大秦,一钱银子大概能购买购买3.3升粟;而据《司空律》记载,秦朝的官方粮价为一石粟值三十钱,即三十个秦半两;而按照秦朝的度量规定,一石等于100升,那一钱就能买3.3升,换算成现代重量差不多是1.23斤;而金布律中也有提到,一件由十八斤麻(约合现在9斤)制成的大褐衣价值60钱,一头活的猪或羊大约价值250钱)

彭越想了想,三个也好,自己食两个,还可分一个给陈平。

“如此,便要三个;贩夫,给你钱。”

“多谢贵人。”

贩夫接过半两钱,然后便开始给对方煎起糟豆腐。

当然了,糟豆腐是他自己瞎起的名。

彭越皱皱鼻子,“闻着还真不错哎,陈平你一会儿也尝一块,感觉很好食的样子!”

陈平:“不用,你自己食吧。”他不感兴趣。

一个秦半两都可买3.3升粟了,买这个不值当。

不过对方用的是彘煎出来的油来煎这个臭臭的糟豆腐,还放了盐,总体而言其实也算好,但却不适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