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立志(第3页)

而此时站在石头上的卢方舟也是心潮澎湃。

从苏醒后的死战,到接触堡中军民,再到面对五名妻妾。

虽然穿越后不到一日,可这些鲜活的人与事,正将他拽入明末的血火洪流。

更奇异的是,穿越后,明末历史如画卷在他脑中展开,清晰无比,哪一年发生了哪些事件都一清二楚。

这让他感觉和这个世界有了一种从灵魂到肉体的交融。

从而自动带入了时代的视角。

此刻是崇祯七年,也就是1634年八月,距崇祯自缢,清兵入关己不到十年。

他知道,若按照原本历史轨迹,十年后神州将陷入无边腥风血雨。

明朝纵己病入膏肓,却非文明之殇,不过是历史王朝的客观规律。

这是一个数千年来,孕育出无数璀璨文化和科技的文明啊。

明朝可以灭亡,可以换一个朝代,但接替者不能是满清。

因为满清会毁灭历代积累的璀璨科技和文化,会实行愚民统治。

他们会把大明火器营的“鲁密铳”被锁入库房、会把《明会典》中先进的海事条例化作灰烬,逼迫汉家儿郎“留辫易服”。

到那时,文明的断层便如江河决堤,再难挽回。

再想想他们进关后都做了些什么?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日,“留头不留发”的屠刀下,汉家衣冠断绝。

这是建立在汉人累累尸骨上的政权!

明末全国统计的人口约为一亿五千万左右,到了清初全国人口是多少呢?

七千万左右。

短短数十年间人口消失了一半!

华夏大地在其统治的二百余年,走的是不断向下的路。

到最后闭关锁国、割地赔款,使华夏历经百年屈辱,任人宰割。

望着堡内破败的房屋、面黄肌瘦的军民、衣甲残缺的士兵。

再想起被救女子血泪控诉的后金暴行,想起所谓的“二百里内,鸡犬不留”。

卢方舟忽然攥紧拳头,眼底燃起怒火,这是一种强烈的不甘。

作为一个己经知道未来数百年国家、民族命运走势的人。

他不甘心!

凭什么?汉人河山,岂容胡马践踏?后世的屈辱,又何必延续?

他不知前路有多少艰难,也知道仅凭区区一个卢家庄百户所难挽狂澜,但胸腔中沸腾的血却在嘶吼:

总要有人站出来,总要有人试一试吧!

哪怕只能为这乱世劈开一丝亮光,哪怕最终倒在黎明前的黑暗里,也胜过束手待毙,什么事也不做。

卢方舟俯瞰着仰望着他的军民,忽然伸手紧紧抓住腰间的刀。

这一世,他卢方舟既己穿越而来,那就以刀为笔,在这破碎山河间,写下汉人不屈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