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要好处

此次对卢方舟的游说,巴永康是奉了中路参将王炜达之命。/k·s′j?x-s!w·.^c!o/m?

这次崇祯七年秋后金入侵宣府,虽未大举进攻葛峪堡参将所、龙门卫州城,却在王炜达治下多地劫掠。

崇祯盛怒之下,把宣府的“三巨头”,罢官的罢官、流放的流放。

王炜达听到后也是心惊胆战。

他清楚崇祯喜怒无常,生怕战后继续清算所谓的“不敢战”之罪。

他王大人可是在后金犯境时紧闭城门,惶惶不可终日、每日祈祷中度过的。

认真追究“不敢战”的话,他不敢保证自己就能过关。

在他担心的时候,恰好卢方舟的捷报传来,王炜达大喜过望。

核实战功后,他便动了心思:

若将半数首级算在自己名下,不仅能脱罪,还可稳固中路参将之位。

于是他不惜拿出血本,重金打通宣府新“三巨头”的关节。

最后上奏朝廷的奏章,就是按这样的军功安排写的。

王炜达为人谨慎,唯恐卢方舟等人不服闹事。

虽然可以弹压,但总是麻烦。

还不如提前私下沟通,必要时候让渡一些利益也可以,做到以绝后患。

他就让亲信传讯巴永康,让其安抚好下属,尤其是卢方舟。

这才有了今日巴永康的紧急召见。

卢方舟虽不知这些这些大人背后的动作,但他对明末吏治可说非常了解。~g,g.d!b`o`o`k\.¢n*e_t^

听着巴永康的话,心里己猜了个七七八八。

其实,当巴永康承诺将龙门关堡防守官之职授予他时,卢方舟心底便己默许此事。

五颗首级也好,十颗首级也罢。

于他而言,不过是达成目的的筹码,并无本质区别。

宣府上下,从段存志到巴永康,再到王炜达,乃至总督、巡抚、总兵。

对这十颗首级如此看重,在卢方舟眼中颇为可笑。

究其根本,不过是这些人对后金畏之如虎,认定这样的战功以后再难复现罢了。

但他却不这么想。

他坚信,只要按计划打造出一支强军,日后斩获的后金的人头定会源源不断。

况且,即便独占十颗首级,以他目前的资历,至多也只能升至防守官,再多也是溢出。

反之,用五颗首级结个善缘,若能换得实际补偿,反倒更为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