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小人有天大的冤枉啊(第2页)
看着这群青壮每日里都有所成长,就像目睹自家孩子逐日成长,心底总会泛起股热烘烘的满足感。
正望着,他忽然瞥见大路上行来一群人。
目力极佳的他,一眼便认出打头的是近来“放飞自我”、整日在外奔波的郭云涛。
再瞧郭云涛身后乌泱泱跟着的人群,便知此番又“收成不菲”。
说起郭云涛和他隔三差五领回的难民,卢方舟心底真是又爱又恨。^兰~兰`文`茓! *首\发¨
主打一个心情矛盾。
归根结底还是自己太穷,人穷志短啊。
若他物资充裕,养得起千军万马,这些人口自然个个都是宝贝。
可如今,他觉得现在自己就像一个不断加杠杆的赌徒。
赢了便是泼天富贵,输了便要万劫不复。
待郭云涛一行走近,卢方舟迎上前几步,脸上露出微笑:
“郭先生辛苦了,这次又跑哪儿去了?带回多少人?”
郭云涛看上去更瘦了,风尘仆仆的样子。
但他以前略有些驼的背,现在倒是崩的笔首,精神看上去很好。
他赶忙趋前一步见礼:
“回大人话,卑职这回没走远。这些难民是在路上遇见的,卑职一提咱卢家庄,他们竟激动得紧,说本就是往咱们这儿来的。
细问后才知道,他们早听说这儿收留难民,便结伙投奔来了。”
卢方舟听罢,喜忧参半。
喜的是自己的卢家庄这是名声在外了,忧的是这名气背后的隐忧。
他猜得没错,现在周边州县是把卢家庄当成“难民收容所”了。
为减少自己家的麻烦,纷纷将难民往这儿推。
卢方舟干咳两声,缓声道:
“先生这段日子劳心劳力,且先歇上几日。
如今卢家庄也算声名在外了,想来附近活不下去的百姓,自会陆续来投,先生往后不必再特意西处奔走了。”
郭云涛颔首称是:
“卑职也是这般想。只是严冬将至,想到这些人缺衣少食,实在叫人揪心。”
卢方舟默然。
他从前竟未发觉,老郭是这样一个充满爱心的人
或许,这才是儒家弟子该有的模样吧。
他转头望向难民队伍,今日来的人数比往日都多,粗粗一扫,少说也有二百余人。
和之前来的难民一样。
不管男女老少,都是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个个眼眶深陷,瞧着叫人揪心。
卢方舟打量难民时,众人也在偷偷看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