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肆翎酒勿摇 作品

第56章 京郊试炮风雷动,将军一响天下惊

神机营新设的火器局,己然是京营中的一处异类。!2!巴?看!书¨旺· \追·醉*芯*璋,結~

这里没有闲人,没有懒散的官僚气。

目之所及,只有烟熏火燎的工匠,和来回奔走的兵士。

炉火烧得通红,将每个人的脸都映成了古铜色。

巨大的风箱发出沉重而有节律的喘息,铁锤敲击砧座的声音,清脆、密集,谱成了一曲只属于钢铁与烈火的交响。

王小二早己脱去了那身象征身份的副将官袍。

他只穿着一身耐磨的短打劲装,袖子高高挽起,手臂上沾满了油污和铁屑。

他和那个从通州庄子里三顾茅庐请出来的老匠人毕承恩,己经像钉子一样,在这里扎了整整两个多月。

“将军,铜七铅三,炮身还是太脆。”

毕承恩花白的胡子上挂着晶莹的汗珠,一双浑浊的老眼里,却闪烁着孩童般钻研的兴奋光芒。

“昨日试铸的那根,仅仅是加压测试,尾部便有了肉眼可见的细纹。”

王小二抓起一块刚冷却的青铜锭,放在手里掂了掂,又用小锤轻轻敲击,侧耳倾听着那沉闷的回音。

“老毕,再加半成锡进去试试。”

“锡能增韧。”

“还有,退火的火候必须改,要用最文的慢火,让它自己在炉子里一点一点凉透,绝不能急。”

这套理论,毕承恩闻所未闻,几乎违背了他几十年的铸炮经验。

但他看着王小二那副不容置疑的笃定神情,又想起他描述的那种后装填火炮的精妙构想,最终还是狠狠一咬牙,点了头。

一次次失败。

一次次重来。

从青铜的配比,到炮管的整体铸造,再到最关键的炮膛内壁的切削打磨,每一步,都耗费了难以计数的心血和白花花的银钱。

尤其是王小二提出的那个“铜制闭气环”,堪称整个设计的灵魂。¨x^i¢a!o~s^h\u/o_c-h+i·..c\o\m^

为了达到火药爆燃时瞬间膨胀,又能冷却后顺利取出的苛刻要求,匠人们废掉了上百个样品,才终于找到了最完美的厚度和韧性。

两个多月后。

当最后一炉铜水浇筑完成,经过三天三夜近乎苛刻的缓慢冷却,一门崭新的火炮,终于呈现在众人面前。

此炮通体暗金,线条流畅而又充满了暴烈的力量感,与大明现有的任何一种火炮都截然不同。

它长约九尺,重逾两千斤,炮身浑圆,尾部却是一个由无数齿轮和杠杆组成的精巧机括结构。

王小二伸出手,指尖轻轻抚过冰冷的炮身。

那坚实的金属触感,让他心中涌起一股足以冲天的万丈豪情。

“便叫它‘镇北靖武大将军炮’。”

他声音低沉,却字字如铁。

“以后,就简称为‘王氏将军炮’!”

***

崇祯皇帝对此事的关注,远超所有人的想象。

当王承恩将新炮铸成的消息带回宫中,这位勤勉到偏执的天子,当即下旨,要在京郊的秘密试验场,亲验其威。

兵部尚书陈新甲、工部侍郎宋应星,连同司礼监的几位掌印太监,悉数奉旨观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