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国难当头请长缨(第2页)
有嫉妒,有审视,有幸灾乐祸。
内阁首辅温体仁,一首低着头,眼观鼻,鼻观心,仿佛一尊入定的老僧。
可王小二能感觉到,那老狐狸的余光,就没离开过自己分毫。
他们在等。
等他王小二,也像其他人一样,束手无策。
或者,等他这个被皇帝一手捧起来的“新贵”,被众人心照不宣地推出去,当那个倒霉的替死鬼。
大殿的喧嚣,在他耳中,渐渐远去。
所有的声音,最终都汇成了一个念头。\晓_税\C!m?s* `耕.辛.醉\筷?
去。
必须去。
这是滔天大祸,更是他一步登天,彻底掌握兵权,摆脱京师这个泥潭的唯一机会!
他深吸一口气,拨开身前的人群,一步步走了出去。
他每走一步,大殿里的声音就小一分。
当他走到大殿中央,撩起官袍下摆,在所有人的注视下,重重单膝跪地时,整个乾清宫,落针可闻。
“陛下。”
他的声音不高,却像洪钟一般,清晰地砸在每个人的心上。
“臣,王小二,请缨出战!”
一句话,像一块巨石,砸进了这潭死水里。
崇祯皇帝猛地抬起头,看向殿中那个挺拔如枪的身影,眼神无比复杂。
“你?”
“正是臣。”
王小二抬起头,迎着皇帝那审视、怀疑、又带着一丝期盼的目光,不卑不亢。
“后金铁骑,凶悍善战,其所长者,乃骑射奔袭。”
“其所短者,乃不善攻坚,畏惧火器。”
“臣麾下神机炮营,新铸‘将军炮’五十门,王氏手雷三千枚,皆是专为克制骑兵而造。”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强大自信。
“臣愿立军
令状!”
“只需陛下给臣三个月!臣必将鞑子赶出关外!若不能成,臣愿提头来见!”
满朝文武,一片哗然。
疯了。
这个王小二,一定是疯了。
多尔衮麾下,可是数万百战的八旗精锐!
他一个三品副将,带着一支还没见过血的新军,就敢口出此等狂言?
“陛下,王副将忠勇可嘉,其志可佩!”
兵部右侍郎柳士奇,第一个出列附议。
“王副将久在边镇,熟知鞑虏战法,又手握神兵利器,正是迎敌的不二人选!请陛下准其所请!”
“臣,附议!”
几名主战派的官员,立刻站了出来。
崇祯的呼吸,微微急促。
他看向了内阁首辅温体仁。
温体仁缓缓抬起头,那张沟壑纵横的老脸上,竟然挤出了一丝赞许的微笑。
“陛下,老臣以为,王副将少年英才,有此担当,乃国之幸事。”
“后金势大,若一味避战,只会助长其嚣张气焰。不若就让王副将放手一搏,或可打出我大明的威风。”
他这番话,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
但随即,众人便想通了其中的关键。
这一仗,王小二若是打赢了,他温体仁便有举荐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