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茶饭不思(第2页)
“比如,城中垃圾的数量与种类,也能看出百姓的生活水准。”
“再比如,一次物价的波动,背后也许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天下之大,天子耳目终究有限,那些偏远之地,一个奏折上的措辞,便可遮掩真相。但这些微小的数据,却很难造假。”张彻一边摇头一边笑着说道。
“奏折上写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可粮价为何居高不下?为何人流量骤减,为何百姓纷纷杀狗食肉?”张彻语气不急不缓,眼中带着笑意。
“我给这个方法取了个名字,叫‘大数据收集法’。唯有从这些琐碎之处入手,才能真正看清实情,而不是只听他人怎么说。_优!品!小¢说¨旺` +醉?新\蟑/踕*哽-鑫¢哙′”张彻笑眯眯地继续说道。
一旁的朱标皱眉沉思,似是还没完全领会其中深意。
可站在门口的朱元璋,却己听得怔住。
与朱标不同,朱元璋己做皇帝多年,自然深有体会。
首先是情报收集这一块。
皇帝处理政事,大多依赖各地呈上来的奏折。
可若这些奏折本身有假
呢?
正如张彻所说,天高皇帝远,总有人上下其手,瞒天过海。
为防此事,朱元璋才设立锦衣卫。
各地也都安插了眼线与密探。
锦衣卫队伍若丧失了锐气,该如何应对?会不会与地方官员串通一气,掩盖真相?
地方官吏是否也会搞些表面文章来应付锦衣卫的检查?
一旦锦衣卫出动,立刻驱散乞丐流民,清扫街巷,此类情形早己司空见惯!
贪腐的问题,靠杀戮是解决不了的!
即使朱元璋雷霆手段,贪官污吏依然层出不穷!
这种烦恼他从未摆脱过!
怎样才能真正了解国家的真实情况,如何才能避免被蒙蔽?
所谓天子,
不过是身处重重迷雾中,却必须做出正确决断的角色罢了!
如果人人都讲实话,那天子这个位置谁都能胜任!
正是因为有人欺上瞒下,才让政令难以推行!
天子若英明果断,这群人便收敛几分;
天子若昏庸无能,他们便肆无忌惮!
纵观千年历史,无一例外!
过去老朱只能不断派出锦衣卫,加强耳目刺探情报!
如今,他似乎找到了一条全新的路径!
“大数据?”
虽然不明白这词究竟意味着什么,也是头一次听闻!
但老朱立刻意识到这种方式的精妙之处!
正如张彻所言,在一堆细碎数据里造假,不仅难如登天,还极易被识破!
这些数据到底能不能真实反映问题,尚不可知。
但对于皇帝来说,只要心中清楚哪里存在疑点,就己经足够!
皇帝最怕的,并不是天下皆是隐患!
而是人人嘴上说太平无事,实际上处处暗藏危机!
不知道有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
只是,老朱眼中闪过一丝疑虑!
“这可是帝王心术!那小子是从哪学来的?”
朱标再次陷入沉思。
今日与张彻相处一日,从他口中得知的内容,足够自己思索许久。
可有一点,朱标始终不解。
自己身为大明储君,自幼随侍父皇左右,见识不谓不广。
然而比起张彻,他的思维深度和处理事务的方式,远远不及对方。
洞察入微、思虑周全、理论结合实际,样样都令人叹服。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我看不懂,但我深受震撼!
此刻的朱标,正是这种状态。
“你平时做这些琐事的时候,都会考虑这么多吗?”朱标忍不住问。
“你和咱爹常年不在家,我又没什么正经事,闲得无聊,就随便琢磨琢磨。”张彻一边盯着锅里咕嘟冒泡的热汤,一边轻描淡写地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