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挣扎(第2页)
此时,他心中还未有“朝廷若无皇子继位,则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出之子;庶母所生者,纵为长子亦不得立”的想法。
在他的认知中,皇位继承如无意外,理应优先考虑嫡长子。
但若嫡长子实在难堪大任,在同等条件下,或许更该看能力高低,而非拘泥于年岁长幼。/嗖′嗖`晓?税·徃\ \已-发+布!罪-鑫,璋,踕·
毕竟,老朱不是糊涂人。
他心知肚明,真正治理江山的是坐在那位置上的人,而不是看谁年长、谁是嫡出。
张彻曾多次提起,朱棣有帝王之相,将来必将成为大明之主。
其实,老朱并不认为这仅仅是空谈。
坦白来说,论性格,朱棣是他几个儿子中最像自己的一个。
他之所以未能成为太子,并不只是因为他不是嫡长子。
也可能是因为他的能力还不及朱标!
皇帝偏爱长子,情感上自然倾向朱标。
太子这个位置,从来都不轻松。
往前翻历史,有多少太子顺利接班,平稳登基?
大多还没等到那一天,就己命丧黄泉!
皇帝需要立太子以安定人心,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太子手中权力过大,反而可能威胁皇权。
父子之间互相防备,本就是常态。
然而,老朱与朱标之间却没有这种矛盾。
他们的关系堪称史上罕见的融洽,感情之深厚令人羡慕。
更何况,朱标的个人能力也极为出众。
做太子这些年,他在朝臣心中的威信极高。
即便是那些功勋卓著的大臣,他也驾驭得住。
这不是一般的皇子能够做到的!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朱标的储君之位都坚如磐石。
张彻一露面,便展现出诸多了不得的才能,这让老朱心中泛起了波澜。
从潜力来看,老朱心里清楚,张彻似乎更适合成为接班人!
更何况,他对张彻原本就怀有深深的愧疚,会有这样的念头也属人之常情。
许久之后,马皇后轻叹了一口气。
她抬起眼,目光坚定地望向老朱。
“重八,你对彻儿有所亏欠,我明白。可你想的这些事,并不合适。对你我其他孩子来说,也是一种不公;对彻儿而言,未必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