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别把路走窄了
对于这一点,朱标一开始并不完全赞同。!比/奇-中¢文¨王· ?最-鑫¢章/结?更~新~筷_
毕竟世界广阔,再英明的帝王,也难免有疏漏之处。
昨夜他反复思量,忽然觉得张彻说的话在理!
百姓缴纳赋税支持朝廷,表面上是官府与民众的关系。
换个角度想,朝廷收了这些钱粮,不正是为了服务百姓?
倘若一个政权无法让人民安居乐业,反而弄得民怨沸腾,这样的江山还有什么意义?
朱家可以失去皇位,但绝不能成为历史的罪人!
虽然朱标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但他开始尝试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张彻的观点。
换句话说,他己经意识到自己的思维需要调整。
可还没完全理清思路,张彻却突然改变立场,收回昨日所说的一切?
那我整夜未眠地思考,算什么?
朱标满脸困惑。
相较之下,朱棣的情绪更激动。
听到张彻改口后,朱棣立刻就坐不住了。
前一天张彻的一番话语说得天花乱坠,让朱棣信心满满。
朱标身为太子,发展路径与诸王不同,从未带兵打仗,因此很难真正体会火器的价值。
可朱棣不一样。
他镇守北平,常年练兵备战,一心想着如何给北元残部致命一击。
若军中普遍装备新式武器,哪怕只是张彻带来的那种燧发枪也好。+小,税^宅_ /蕞!薪+彰/节!耕*薪′哙·
那样一来,北元骑兵的优势将荡然无存!
无论他们有多少兵马,都只能沦为乌合之众!
更进一步,张彻还曾提到海外扩张之事。
远征确实会消耗巨大战力。
后勤运输更是难题。
可如果全军换装燧发枪,士兵所携兵器重量至少能减轻二三十斤。
仅此一项,就能减少三成左右的行军负担。
这相当于保留了三成的作战能力。
如今正值大明开国之初,老朱在元末乱世中脱颖而出。
明朝军队把元朝打得溃不成军,击败了陈友谅、明玉珍、张士诚等强大对手。
当时元朝虽己腐朽不堪,但其他势力却并非弱者。
他们都曾建国称帝,实力强劲。
比如陈友谅巅峰时期率领六十万水军决战鄱阳湖,结果被老朱歼灭;张士诚富甲一方,也曾是灭元主力,最终仍被老朱收拾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