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猫101 作品

第83章 1万万两白银!全国富商争相入股

农历十月初一的日头刚爬过正阳门的城楼,京城西长安街便起了阵不小的动静。?零-点`墈.书+ ?毋_错~内~容?五百多辆装饰考究的马车在街口次第停下,车帘掀开时,钻出来的人个个身着绸缎、腰系玉带,却没一个敢先迈脚。

不远处那座刚封顶的大楼太扎眼了,方方正正的檐角比紫禁城齐平,墙面上嵌着的石板光溜得能照见人影,最惹眼的是楼前,整整齐齐立着数十根白花花的柱子,晨光一照,竟比宫里的鎏金铜缸还晃眼。

“这……这便是中央银行?”山西票号的王掌柜攥着袖里的玉佩,指节都泛了白。他走南闯北三十年,见过苏州织造局的金砖地,也瞧过广州十三行的琉璃窗,却从没见过这般气派的建筑。

旁边扬州的盐商李东家赶紧摸出老花镜戴上,镜片后那双常年跟账本打交道的眼睛瞪得溜圆:“乖乖,那柱子是汉白玉吧?好像和皇城外的华表,一模一样。”

话音刚落,人群里“嗡”地炸开了锅。浙江绸缎商张老板赶紧挤上前,伸手想摸又猛地缩回来,像是怕碰坏了什么宝贝:“老李,你再瞅瞅,这料子是不是曲阳的?我去年在保定府收过一块汉白玉摆件,跟这比差远了——你看这纹路,跟剥了皮的葱似的,一点杂色都没有!”

李东家眯着眼瞅了半晌,突然一拍大腿:“错不了!就是曲阳的老坑料!我爹当年给晋王府修祠堂,专门去曲阳挑过料子,这白里透润的劲儿,全大明就那儿有!可曲阳离京城西五百里路啊,这么粗的柱子,怎么运过来的?”他说着张开双臂比划,“你看这柱子,得有西人合抱粗,光一根就得上万斤,难不成是凿成小块再拼的?”

“拼不了!”旁边河南的粮商赵老板凑过来,指着柱子根部接口处,“你看这缝,细得能过发丝,要是拼接的,早裂了。我估摸着,是冬天在路上泼水结冰,用滚木一点点挪过来的?可这一路得多少人伺候?光拉车的骡子就得百十来头吧?可也没听说今年有人运这个呀?”

正议论着,前头有人喊了声“白营长来了”,人群立马静了静。只见白展堂穿着身簇新的解放军军装,金黄的绶带耀眼,身后跟着个穿蓝布长衫的书生,正是吕秀才。,萝+拉?暁¢税? .勉^沸¢跃_黩-

白展堂笑着拱手:“诸位老板久等了,里头都备好茶点,随我来便是。”他话音刚落,吕秀才赶紧补充:“这中央银行共分九层,地上一层是汇兑处,二层是账房和议事厅,三层是……”话没说完,就被一阵抽气声打断了。

原来众人刚走到大门前,都盯着门上头挪不开眼了。那门竟不是寻常的朱漆木门,而是嵌着大块透亮的板子,阳光透过板子照进来,在地上投出方方正正的亮斑,连门板上雕刻的缠枝莲纹都看得一清二楚。

南首隶的布商孙老板伸手摸了摸,凉丝丝的,跟他在西洋商人那儿见过的琉璃完全不同——那琉璃是绿的、黄的,透着浑浊,这板子却是无色的,干净得像开春的河水。

“这是啥物件?”孙老板声音都发颤了。他当年在松江府见过荷兰商人带来的玻璃镜,巴掌大一块就值十两银子,眼前这门板,足有两人高、两人宽,得值多少?白展堂挑着眉笑:“这叫平板玻璃,是仙师从天上带来的,一块五万两。”

“嘶——”上百个富商同时倒吸凉气。浙江的张老板拿手帕擦了擦额头的汗:“光这个门,就得值两三百万两?那这楼里……”话没说完,脚底下又被绊了一下。低头一看,竟是金黄色瓷砖铺的地面,每块石板都打磨得平平整整,拼在一起连个缝都找不着,比他铺在自家花园里的汉白玉地砖还讲究。

进了大堂,众人更是傻了眼。正当中摆着个丈高的铜鼎,鼎身上刻着“天地银行”西个篆字,铜锈都透着亮;两侧立着十几根圆柱,柱身上缠着手腕粗的铜龙,龙鳞片都雕得根根分明;抬头往上看,天花板竟是彩绘的,画着日月星辰,颜料鲜亮得像是刚涂上去的,连云彩的纹路都看得清。尤其是那个大红的五角星,旁边到处都是发亮的玻璃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