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汇通天下!中央银行充当最后贷款人
雪后的京城带着三分凉意,中央银行后院的青石板缝里还浸着湿意。^2\捌\墈_书`蛧? \哽+芯`蕞_哙*李牧这几天刚送完参加开业典礼的宾客,转身就见张居正、张学颜、曾省吾三人己在花厅坐定,案上的雨前龙井还冒着热气,显然是等了有片刻了。
“阁老,稚鲁兄,省吾兄倒是急性子。”李牧笑着拱手,顺手解下腰间的玉带搁在旁边的博古架上,“刚送走那些商户,正想寻你们细聊。”
张居正放下茶盏,指尖在杯沿轻轻摩挲着:“仙师,这银行门脸儿是立起来了,可门里头的章程才是根本。方才听账房说募集的银钱数,老夫心里又惊又喜——财神那1亿两,再加上五万万斤铜折的1亿三千万两,还有全国商户凑的2亿两,拢共西亿三千万两,大明朝流通银两的半壁江山。”
他话音刚落,户部尚书张学颜就接了话,眉头微蹙:“钱是堆成山了,可堆着不动就是死钱。商户们投钱时都盯着利息呢,年底若拿不出分红,怕是要闹动静。”
工部尚书及中央银行行长曾省吾也点头:“是啊,方才还有几个晋商凑过来问,说能不能把钱存这儿吃息,我没敢应。这银行到底该怎么让钱活起来,还得听仙师的章程。”
李牧在主位坐下,抬手示意随从退下,才沉声道:“诸位担忧的,正是我要聊的。这中央银行,不能只当存钱的箱子,得做整个大明金融的‘压舱石’。”
他朝门外喊了声“湘玉”,不多时,佟湘玉端着个铺着红绒的木盘进来,盘里并排放着几样东西——一枚磨得发亮的旧铜钱,一锭马蹄银,还有两枚从未见过的新币,一枚银白,一枚铜黄。
“先看看这个。”李牧把木盘推到三人面前。·0`0`小¢税-旺. \首-发?
张居正先拿起那枚银币,入手沉甸甸的,正面刻着“壹元”两个小楷,笔力遒劲,背面竟是个侧影——眉眼轮廓分明,正是当今圣上。他指尖一顿,抬眼看向李牧:“这背面是……”
“是皇上。”李牧坦然道,“新铸的银元,就叫万历银元。”
张学颜则捏起那枚铜币,大小比常见的弘治通宝略大些,边缘齐整,铜色温润,凑近了看,连“通宝”二字的纹路都清晰得很。他常年跟钱打交道,摸了摸就咋舌:“这铜质,这做工,比宝源局铸的强十倍不止。可仙师,铸钱是户部的差事啊,宝源局、宝泉局管了百十年,银行插这手,怕是……”
“稚鲁兄,先别急着说合不合适。”李牧打断他,从木盘里拿起那枚旧铜钱,“你看这钱,边缘都磨圆了,中间的方孔也歪歪扭扭,成色更是差得离谱——里头掺了铅,拿指甲一划就留印。这就是如今市面上流通的铜钱,百姓拿它买东西,得按个数凑,还常被店家嫌成色不好,少给半分货。”
张居正叹了口气:“何止啊。一条鞭法推行这几年,本是让百姓纳赋折银方便些,可偏偏缺铜钱。农民哪有银子?收了粮食、织了布,想换银子缴税,得先找奸商换成铜钱,再拿铜钱兑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