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猫101 作品

第116章 为什么要当太监?穷的活不下去,有的选吗

紫禁城的琉璃瓦在秋天的日光里泛着冷润的光泽,养心殿西侧的小广场铺着平整的青石板,边缘的青苔被洒扫的太监打理得干干净净。,暁\税/宅′ \哽+辛.最*快+

内廷二十西监的年轻太监们三三两两地聚着,青色的宫服下摆扫过地面,带起细碎的尘土,议论声像雀儿似的在空气中蹦跳。

“你说是真的吗?皇上要挑我们去做官?”小李子攥着手里的洒扫布巾,指节泛白。他今年刚满十八,脸上还带着未脱的稚气,说话时总忍不住往养心殿的方向瞟——那是离皇权最近的地方,朱红的宫墙在他眼里像道通天的屏障。

“那还有假?”韦小宝拍了拍胸脯,声音压得低却透着得意,“那天,我在乾清宫外伺候,皇上跟冯公公说话,我听得真真的。说是要从咱们里头选些机灵的,派到外头去当差。”他比小李子大两岁,在御膳房当差,见的市面比旁人多些,说这话时,下巴微微扬起。

“出去当多大的官呀?”小德张凑了过来,他个子高挑,眉眼间带着几分保定府人的憨厚。他入宫才半年,手上还留着当年在田里干活时磨出的薄茧,听见“做官”二字,眼睛亮了亮,又很快暗下去——宫里头的人,哪敢盼着宫外的前程。

“听说先是一个县的副职,管招商的。”韦小宝压低声音,往西周扫了一眼,确认没有管事太监,才继续说道,“冯公公说,这是仙师的主意,要让咱们这些人也能有个奔头,不用一辈子困在宫墙里。”

“那你们去不去?”小李子追问,手里的布巾被他绞成了麻花。他心里矛盾得很,一方面觉得宫外的官再小也是个体面差事,总比在宫里端茶倒水、看人脸色强;可另一方面,乾清宫近在咫尺,若是能留在这儿,说不定哪天就被皇上看中,进司礼监或是密折办事处,那可是太监里头最风光的去处。

“去试试吧,万一成了呢。”小德张挠了挠头,声音里带着几分不确定,“我在宫里也没什么门路,留在这儿说不定一辈子就是个洒扫太监,出去闯闯,好歹是条新路子。”

“我觉得还是待在宫里好。”小李子立刻反驳,语气急切,“这里距离皇上最近,留下来说不定就进了司礼监呢,再不济也能去密折的处理处。司礼监的秉笔太监,那可是能替皇上批奏折的,何等风光!”

韦小宝嗤笑一声,摇了摇头:“紫禁城里两万宦官,司礼监就十几个秉笔太监,密折办事处也才五十个名额,你算算这概率,比考举人还难。¢精-武^暁?税*蛧\ -勉¢费`阅-渎*举子们好歹有寒窗苦读的本事,咱们呢?除了伺候人,还会什么?”

这话像一盆冷水,浇得小李子哑口无言。广场上的议论声也低了下去,太监们脸上的兴奋渐渐被迷茫取代,是啊,宫墙里的机会虽好,可轮得到他们这些底层太监吗?

“行了,一会儿等仙师来讲讲章程,咱们就都清楚了。”小德张拍了拍小李子的肩膀,试图缓和气氛。他心里也没底,可总觉得不能错过这个机会,家里的爹娘还在保定府的穷村里等着他能出人头地,哪怕只是个小小的县官副职,也能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脚步声,太监们立刻噤声,纷纷站首了身子。只见冯保穿着一身深紫色的蟒纹监服,步态沉稳地走在前面,他身后跟着一个穿着青色长衫的年轻人,面容清俊,气质温润,正是太监们口中的“仙师”李牧。

“老祖宗,好!仙师好!”两百多个太监齐声躬身行礼,声音整齐划一,在小广场上回荡。冯保是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在宫里威望极高,太监们都尊称他为“老祖宗”;而李牧是皇上亲自请来的仙师,据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发明了热气球,让冯保成了中华历史上第一个飞天的人,太监们对他更是又敬又畏。

“都站好了,一个个坐没坐相,站没站相,成何体统?”冯保皱着眉头,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刚才还有些松散的太监们立刻像被绷紧的弦,整整齐齐地排成了几列,头微微低着,不敢有丝毫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