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羊肉串0 作品

第九十二章-死人点名(第2页)

溺亡者的家属们在巨大的悲痛中,回忆起了一些被忽略的细节。

一位老母亲在给儿子开的病历本空白处,无意识地写满了儿子的名字;一个妻子在给亡夫烧纸时,顺手就在一张黄纸上写下了丈夫的名字,她当时只觉得这样“能让他收到”,却忘了那张纸并没有扔进火盆。

这些名字,就像一份份无声的契约,被亲人以最不经意的方式递交了出去。

而那个每天都准时到河边送纸船的女孩小林,则成了这套诡异逻辑最坚定的信徒。

苏晚萤试图劝说她停止这种危险的行为,小林却用一种近乎怜悯的眼神看着她,平静地反问:“我哥在梦里托付我,说他愿意替乡里人承一份灾厄,让河伯息怒。你们不信河伯,可它每年都来带走几个人。你们不信命,可只要名字被写下,就一定会应验——警官,你告诉我,到底什么是真,什么是假?”

苏晚萤哑口无言。

当一套荒谬的规则能够持续、精准地兑现时,它本身就成了某种意义上的“真实”。

真正让沈默感到脊背发凉的,是老吴从河道管理处调来的一段夜间巡河录像。

凌晨三点零三分,河面上那些顺流而下的纸船,竟在同一时刻静止,然后,开始集体逆流而上。

它们的动作整齐划一,没有丝毫紊乱,仿佛有一支无形的水下军队在拖拽。

镜头拉近,通过红外增强技术逐帧分析,沈默看到了让他毕生难忘的画面——每一艘纸船下面,都有一个半透明的人影,双手扒着船底,僵硬地在水中跋涉。

它们的目标,是城市上游的供水枢纽。

更诡异的是,就在录像的第十五秒,画面前方最近的几个人影,头部竟以一个不可能的角度缓缓转动,空洞的脸齐齐望向了高处的监控镜头。

那不是无意识的巧合,而是一种确认,像是在审阅“记录者”的存在。

沈默瞬间明白,这所谓的“残响”,并非一道被动执行的古老程序。

它在执行仪式,更在监视所有试图干预仪式的人。

他和苏晚萤连夜闯入市档案馆的故纸堆,终于在一份1924年甲子水灾的官方密档中,找到了那被尘封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