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密折(第2页)

太上皇禅位后越发刚愎自用,行事也颇为任性,皇帝却能和他安然相处十多年,还博了个“孝悌仁善”的美名。

可见皇帝的心性何其坚韧,隐忍示弱的功夫也可见一斑。

皇帝有雄才伟略、宏大抱负,虽有太上皇掣肘,却不会畏畏缩缩,他只是缺少出手的机会。

林如海的这道折子就是他送给皇帝的机会。

巡盐御史的密折属于最高机密,自然有专人派送。

七日后就送到了皇帝的御案上。

皇帝看完折子,心中一阵激荡,前面两任心腹都没有查到的端倪,林如海赴任不到半年就有了眉目。

虽然没有实质性的证据,但林如海的能力已经毋庸置疑了,皇帝觉得让林如海去扬州的这步棋当真是走对了。

于是叫来内侍总管高福泉,吩咐道:“宣沈弥、陆铭、杜彰觐见。”

很快,内阁大学士沈弥、吏部尚书杜彰、锦衣卫指挥使陆铭便陆续到了勤政殿。

皇帝在几位心腹重臣面前从不摆架子,直接挥手示意他们免礼,把林如海的折子给他们一一看了。

沈弥年纪最大,算是皇帝的老师,皇帝先看向他:“朕恍惚记得,沈爱卿和如海是亲戚吧?”

沈弥笑道:“陛下记性真好,如海的母亲是臣的同宗堂姐,如海得叫臣一声表舅。”

林家祖籍姑苏,沈家却是山东大族,到了林如海这一代,关系变得越来越远,联系得也很少了。

杜彰曾是林如海的座师,对他颇为照顾,却是头一回听闻此事,不由奇道:“如海当年在京中时,问的从没听他提过此事?”

沈弥想了想,大约能猜出林如海的心思,“如海性子高洁,说难听点就是有些孤傲,他出身好,娶的是先荣国公的爱女,座师又是你这个当朝重臣,他若再与我家殷勤结交,难免被人议论,说他是攀附权贵之徒。”

“他就是过于谨慎。”皇帝也了解林如海的性子,“在翰林院的时候编书都比别人勤勉些,总怕堕了他们林家的门楣。”

皇帝的话语里满是亲近之意,这让在扬的三位人精心里头有了数。至少皇帝对林如海这次所奏之事是赞许的。

“陛下英明,慧眼识人。”杜彰笑道,“老臣以前还觉得如海这性子难当大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