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咏白海棠
纵使林远再好,贾敏也不想甄英莲尚未过门就因迁就他而受委屈。
不说他们这样的清流人家,便是普通人家里,疼爱女儿的父母,也不会让女儿这么早出门子的。
通常女儿家十四五岁开始相看,说定亲事后,写文书、过六礼,至少需要一两年,等姑娘十六七岁再出嫁。
林如海比贾敏更了解林远家里的情况,“鸿大嫂子也就是年里年外的事儿了,她若是看到林远定亲,大约就能含笑九泉了。”
“这…”贾敏震惊了半晌,随即又想到,等林远守完孝,甄英莲也十六了,到时候再下聘、请期倒是正好。
但是贾敏对孟氏病重一事,并非毫无触动,“前阵子不还好好的么?”
林如海叹道:“年纪大了,最忌大喜大悲,林远中举于老太太而言,既是喜事儿,也是催命符。”
贾敏问:“一点儿办法也没有了?”
林如海点头,“所以我打算趁林远还在咱们家,让两个孩子见上一面,说说话,若是合得来,再让林远回去告诉他祖母。大嫂子的性情咱们也知道,只要远哥儿自己同意,她高兴还来不及。”
“好,我明天安排一下。”贾敏同意让林远和甄英莲见面的事儿,毕竟将来要过一辈子的是他们两个,提前对彼此有个了解对他们都有好处。万一性情不合,也能及时止损。
至于孟氏那里,贾敏决定亲自走一趟,至少要全了亲戚情分。
次日,晴空万里,天朗气清。
贾敏叫黛玉和甄英莲一起,跟她学了会儿管家理事,就说眼睛累了,想去外面走走。
二门处有个小园子,里面种了些菊花,还有桂花树、海棠树。
到了地方,贾敏给甄英莲使了个眼色,拉着黛玉向东边走去。
甄英莲霎时脸色通红,昨天在绣庄封氏给她透了点口风,晚上贾敏又告诉她:“这是你的终身大事,你不要只顾着害羞,多跟他说两句话,若是感觉他不好,你回来直接告诉我,没事的。我当年像你这个年纪,见过的青年才俊没有十个也有八个呢。总得选个与自己合得来的。”
想起封氏和贾敏的殷殷嘱咐,甄英莲鼓起勇气,迈步走向西边,转过假山,便瞧见不远处的石桥上,立着一道修长挺拔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