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征兵处爆满,洪武八年那个落选的通儒僧人(第2页)
也不知陛下是想表扬他刚才,言辞激烈,能言善辩,还是要责怪他,至今没有找到比李善长手下幕僚更能干的官员。
不料。
朱元璋根本没提刚才发生的事,重点依旧还是放在抗倭的相关事宜上。
“牛爱卿,咱要在沿海各地兴建忠勇祠,给勇士们诵经祈福的事,是不是归你们礼部管?”
牛谅心里“咯噔”一声。
陛下这是明知故问呐。
为抗倭死去的勇士修建忠勇祠这件事,虽然是地方上的商绅出钱捐建,但归朝廷统管,不可能不出钱不出力,最后建成还不出人去念念经,给勇士们颁旨正名,那朝廷在这件事上可就没什么用处。
不仅让将士们寒心,更会失了民心。
只是多招揽一些僧人进礼部,派去各地诉经,花费不知多少人力财力,就能积累声望的事,朱元璋等着牛谅主动提起呢,结果牛谅根本不上道。
刘璟和汤和的奏本,这都批复了一个月了,牛谅还想不起来揽差事,这脑子里塞的是草包吗?
“陛下恕罪,是臣的失职,臣想着温州府兴建的祠堂,尚有修建中,不急于一时。”
这事确实归礼部管,但战船还没下海呢,海军还没征集够人数,牛谅光顾着和李善长的幕僚争权,还真没未雨绸缪,往这件事上想过。
“等到祠堂建成,现招揽人手不就迟了?”
朱元璋从袖子里掏出,早已准备好的一旨诏令。
“即刻起,征招精通儒书的僧人到礼部去考试,你亲自盯着这件事,事急从权,名额放宽一些,没人引荐的,有真材实学的也能先试用,下旬神机营就要开拔离京,前往松江府乘船北上,先挑一批符合条件又身强体壮的前去,懂了吗?”
明朝三教合流,僧官考试必须涉及儒学。
在礼部任职的僧人,还要对儒家经典有深刻的研究,必须要具有深厚的儒学思想,才能担此重任。
然而,之前的朝堂风气不太好,萝卜坑的官位比较多,上次清查的时候,还撤销了不少相关职位的僧人。
朱元璋对于礼部那些萝卜坑,又重新征招了哪些得道高僧,他暂时还没心思去跟人辩经。
但是,跟着老四他们南下北上的僧侣,必须是像他当初一样,要选能打能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