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与我 作品

第61章太原局势(第3页)

【4.国共谈判与抗日统一战线酝酿。1936年8月,中共中央发表《致中国国民党书》,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阎锡山虽未公开响应,但私下与中共代表接触,试探“联共抗日”可能性。】

【太原城内出现少量进步青年、学生秘密传阅《八一宣言》《论持久战》等抗日资料,阎锡山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态度,避免过度刺激中共。】

【5.太原城防与治安特点:太原城墙高大,四门设闸,晋绥军宪兵、警察昼夜巡逻,严查“可疑人员”,但主要针对中共地下党和日军间谍,对普通商旅、百姓管控相对宽松。】

【火车站、电报局、兵工厂等要害部门由晋绥军嫡系部队把守,外人难以接近;普通街区则允许商贩、苦力自由出入,便于宿主这类“便衣”隐蔽行动。】

【综合判断】

【1936年5月后的太原,仍是阎锡山晋绥军的绝对控制区。中央军、红军、日军势力均未直接掌控太原,但各自在周边活动,形成“阎锡山主政、多方角力”的微妙格局。】

【宿主若想在太原安全活动,需牢记:避免与晋绥军宪兵、警察正面冲突;】

【警惕日军间谍、汉奸告密;】

【利用阎锡山“联共抗日”的暧昧态度,必要时可寻求中共地下党掩护。】

【系统建议】

【宿主抵达太原后,可优先前往:1.太原城南的“晋阳书院”——中共地下党秘密联络点之一;】

【2.城北的“双塔寺”——晋绥军宪兵较少、便于隐蔽;】

【3.东关外的“晋华纱厂”——工人抗日团体活跃,可获取情报与掩护。】

【以上信息已整合完毕,宿主可据此制定下一步行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