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半夜归家(第2页)
月光透过树梢洒在地上,像铺了一层银霜。
王先生走过来,递给她半块压缩饼干:“吃点东西吧。”
云清歌接过饼干,小口啃着:“王先生,你们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等伤养好了,我打算去苏北根据地。”王先生压低声音,“我们已经暴露,不能继续留在海城。”
云清歌点点头没有继续问,而是将精神力作用在王先生身上。
王先生刚想问云清歌,能不能留个姓名,结果困意袭来,几秒钟时间就睡着了。
云清歌守着众人到快天亮的时候,放下几袋粮食,棉被,罐头等不少时候用品。
最后她在王先生衣服里藏了一台微型发报机,做完这些,在他们清醒前离开。
云清歌的身影消失在晨雾中时,石灰窑里的伤员们陆续醒来。
最先发现物资的是个戴眼镜的年轻人,他推了推鼻梁上滑落的镜架,突然倒抽一口冷气。
“快看!这些是......”
十几条棉被整齐叠放在干草堆旁,旁边堆着印有日文的铁皮罐头,最醒目的是五个鼓鼓囊囊的麻袋——掀开一看,竟是雪白的大米和精细的玉米面。
角落里还放着两箱药品,绷带和酒精码放得整整齐齐。
“天爷啊!”络腮胡汉子猛地站起来,不小心扯到伤口也顾不上,“这够咱们吃三个月的!”
众人面面相觑,昨夜明明检查过包袱,哪有这些东西?
王先生默默捂紧衣服里的东西,蹲下身,指尖抚过药品箱上模糊的“横浜製薬”字样,想起小孩昨晚特意问过伤员里有没有懂日语的。
“是消炎药!”戴眼镜的年轻人来到药箱前,声音欣喜,“还有磺胺!”
窑洞里顿时炸开了锅。有人摸着崭新的棉被喃喃自语,有人对着大米袋直咽口水,更多人则围着药品箱红了眼眶。
在这个一支盘尼西林能换两条大黄鱼的年代,这些物资的价值根本无法估量。
坐在断腿同志身边的中年人说道:“有了这些,咱们的命阎王都抢不走。”“那小同志有些神秘呀,昨天咱们一觉醒来到了这边,今天一觉醒来又有大批物资。可惜不知道他是谁。”有人语气颇为遗憾的接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