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出兵旨意(第2页)

李元驹听懂了陆川的意思,遂拱手道:“元驹明白了,陆兄无论到哪都是我的军师啊。”

杨敷、李元驹、李元绍和李元杰,三路兵马各自都抵达了战场。

按理说,杨敷作为两府军事总督,本该将自己的总督府设置在最靠近前线和最便宜指挥的地方,江都郡或者吴郡都是上善之地。

可杨敷竟然把自己的总督府设置在了丹阳郡丹阳城,这是整个扬州最繁华的地方。

看到总督府的选址,李元驹就已经感觉不妙:“陆兄临别时的赠言果然应验,三军必被杨敷所累。”

然后,李元驹立刻将弹劾杨敷的奏章连同战场情报一同送入长安。

渝王李儒本来打算将李元驹的奏章呈上,可是却被杨杰抢先一步,把杨敷的奏章送了上去。

奏章中,杨敷大肆渲染自己的军威如何雄壮、如何收到百姓欢迎,顺便将倭寇描述地不堪一击,全面胜利必将指日可待。

奏章到最后,他还不忘对李元驹踩上一脚:“李元驹贤侄的战场奏报到现在都没送达总督府,或许是路上耽搁了也未可知。”

其实李元驹的奏报确实耽搁了,因为传令兵从徐州府东海郡出发,南下的时候被长江阻隔,这才耽误了一天时间。

看完了杨敷的奏章,李天赐问:“渝王对此有何看法?”

李儒只能默默地把李元驹的奏章收起来,然后用一番场面话应付过去:“援军现在已经抵达前线,想来不日必有捷报传回。”

那杨敷是北方人,每天在军营里都只能面对一帮糙汉。

如今突然来到丹阳城,他第一次见识到了南方姑娘的魅力。他每天都要和烟花巷的姑娘们忙得不可开交,那娇柔的身姿、酥香的气味、软糯的语调,直令他流连忘返。

别看杨敷每天都这么忙,可实际上他对于战场的局势一点都不曾放松。

每天都要抽时间出来,给前线的李元绍和李元驹发号施令。

不用想也知道,这种儿戏般的军令若真执行下去,后果必然不堪设想。

幸亏有陆川的警告在前,李元绍每次都会严格地执行军令,同时给自己留一道后手,并且将战报及时送到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