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万里 作品

第319章 谁人能挡?(第2页)

扬州府是天下最富裕的地方,朝廷三分之一的税收都来自于这里。

一旦这笔税银被劫的话,大贞王朝的根基将会被极大地动摇。

为了将这笔税银顺利地运出扬州,远在长安的皇帝夜不能寐:必须找到一个可靠的人,把扬州的税银运出来!

李天赐思来想去,终于找到一个人选:西北军的王长龄,此人素有“虎将”之名,应该可以作为押解税银的人选。

到了第二天朝会的时候,李天赐并未说出王长龄,只是询问众臣:“何人可以去扬州府押解税银?”

韩左使站了出来:“臣保举一人,此子战功卓著,北抵匈奴、南抗倭寇,军功卓著。此人不过舞象之年,不过战功却几乎能与几位开国功臣的王爷相当。”

说完这些话,韩左使故意不说了,他在等人主动提问:“韩左使保举的英雄是谁啊?”然后他就可以很自豪地说出“陆川”两个字。

可是,他的话说得太直白了,任何人都听得懂,根本不用问就知道是谁。

陆川的光芒实在是太耀眼了,根本掩盖不住。

同样的,在甘露殿上的每一位大臣都知道:如果皇帝真的打算调陆川来押税供的话,根本不需要考虑这么久。

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如果一个人身上的功劳太多,就会出现赏无可赏的情况。

更何况陆川的特殊身份,他本来就是一个难以封赏的人,如果再给他立功机会的话,以后对他的处境只能更加尴尬。

不过,为什么不用陆川这一点根本不重要,重点要讨论的是:谁能去?

有人举荐西北军,也有人举荐镇南军,总之都是尽力保举自家的人。

韩左使还想说什么,被渝王李儒一把拉了回来。

李儒出班启奏:“陛下,臣愿意走一趟扬州,把朝廷的税供拉回来。”

“渝王愿意去自然是好的,满朝文武中,在没有比渝王更懂得打仗的人了。”可李天赐还是有些担忧:“此去扬州路途遥远,兼有倭寇横行,渝王此去恐力不能支,还是另择一年轻将领前去护卫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