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垄断市场(第2页)

大多数的菌菇都适合炸着吃,只是不同的品类需要对应不同的油温和时间。

经过反复的试验,厨师们终于找到了每一种菌菇口感最佳的火候,并且将之记录下来,作为标准流程交代给陆氏饭庄的每一家分号。

炸肉串、炸油条,再加上十几种炸菌菇的仿荤套餐,突然出现在陆氏饭庄,宛如神兵天降。

为此,陆川还特意开放了一个外卖窗口,顾客可以不用进店就能买到食品。

外卖窗口上还挂上了一块全新的牌匾:陆氏小吃铺。

几乎是一夜之间,仿佛兖州府所有县城的居民都养成了习惯:去陆氏小吃铺买几个炸串,边走边吃。

油炸的香气随着食客们的走动四处传播,吸引了更多的人都来光顾陆氏饭庄的生意。

可是,令陆川没想到的是:崔氏饭庄还没怎么样,反倒是街头巷尾那些卖小吃的摊贩最先受不了了。

这些人平日就靠卖些胡麻饼、泡油糕、泡馍等维持生活,如今陆川主打小吃,这些人自然成了最先受伤的群体。

所以,当一群人来到陆氏饭庄门口哀告的时候,陆川被吓了一跳:他当初只想打击崔氏饭庄,可实在没有想到这一层。

不过,既然这些人都找上门来了,那陆川就开出了自己的条件:“你们愿不愿意来我陆氏饭庄做活呢?按月结钱,工钱绝不会比你们走街串巷挣得少。”

有人提出了顾虑:“可我们不会做菜啊,到了饭庄能干吗呢?”

陆川说:“不必担心,你们做胡麻饼的仍旧做胡麻饼,做泡油糕的仍旧做泡油糕,还和以前一样。只是每日到店里上班,不用吹风淋雨,也不用担心卖不出货,月底就能领钱,这样好不好啊?”

这一下,所有的小贩们都放心了,大家都欢天喜地地成为陆氏饭庄的伙计。

店里的人手多了以后,陆川还开设了外卖业务,给坊前附近的居民送餐到家。

陆川的这一招,看似给自己增加了许多负担,但其实整合了资源,给自己搭建了一个更大更全面的平台,并且用更好的服务将有限的客源都掠夺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