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清谈世家(第2页)
杨素听到陆川的语气有些不善,连忙澄清道:“以往家主过寿的时候,最多只请本地州牧,从没有外地州牧贺寿的先例,想来是那王江有自己想要来巴结吧。”
州牧执掌一州之地,人家不可能扔下公务专门跑来给你贺寿,哪怕是为天子贺寿也没有这个道理,更别说是冯翊杨氏了。
杨素说:“像王江有这样的人,哪怕就是到了冯翊,恐怕也不会给他好脸色,更不可能借此攀上杨氏的高枝了。”
闻言,陆川不由得看向手中的请帖:“那我要是去了的话,该如何自处呢?”
杨素赶紧说:“能收到杨氏请帖的人都是一方名宿,老师是受邀前往,自然能列上席。”
“哦。”陆川点点头,如果只是随便露个脸的话,他还真没这个兴趣。
陆川自以为是和崔氏的商战打出了地位,这才让杨清治看到了自己。
可是杨素接下来的话却让他有些失望:“老师是龙虎山天师府的供奉,这等身份在我们杨氏无人敢小觑的。”
“我正好有意将生意打到冀州去,还打算与你们杨氏合作呢。”陆川问:“难道只因为我是天师府供奉,这才让我去参加家主寿宴吗?”
杨素被问的有些尴尬:“家主爱好庄老之学,平日最喜清谈。家族生意上的事情一般是二家主操持,老师有空的时候,可以跟他交谈。”
好吧,陆川不再纠结这个问题:“既然要去贺寿,那我该去准备贺礼了。”
既然杨素喜欢庄老,那有一件现成的礼物他一定喜欢:当初博陵崔氏送给他的那份玉璧雕刻,上半部分是“老子出关”,下半部分是“庄生梦蝶”,正好对应庄老之学的经典故事。
就当陆川准备出发的时候,有两个人急匆匆地跑了过来,喊道:“家主!留步!”
陆川和杨素停下脚步,回头见到的是钟南捷和孙宝清二人。
一见到这两个人,杨素立刻就感觉一个头两个大。
那孙宝清名义上是送来义学堂读书学文化的,可实际上整天就知道和钟南捷混在一起。
这俩人既不作学问,也不学手艺,成天就只知道清谈,从“无有之玄”谈到“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从“元亨利贞”谈到“濡其首,有孚失是”;从“北冥有鱼”谈到“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