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一鱼多吃

江湖上有一种生意,少则一个人,多则三五人,到乡下地区收货,称为“夹包袱”。他们收的都是前朝的古物,大多不太起眼,物主也不知道这些东西的真实价值。

夹包袱的人发现了目标,用一些话术拐个弯,最终以极低的价格从老乡手中购得此物。

比如有人家里有一个武帝时期的碗,可物主不知道此碗的价值,只拿来喂狗。

夹包袱的人发现了碗,就找老乡来买狗,给出一个高价把狗买下来,然后就说:“老乡,我把狗买回去,路上要喂食,你把那碗也给我吧。”

老乡把狗卖了高价,一高兴就把碗送了出去。

夹包袱的人得了碗,找个地方就把狗杀了,碗拿出去就能狠狠地挣一笔。

久而久之,专门就有人针对“夹包袱”的人下手,比如拿个做旧的新碗,故意被对方看见。

等人家来买狗的时候,故意抬高狗价,趁机多要。

夹包袱的人无法仔细看货,又买碗心切,往往就容易被钻了空子。

待到无人的地方仔细看碗,才发现竟然是个新的,虽然气愤,却也无话可说,谁让自己打了眼呢。

如果只是这样,双方各斗眼力和经验,倒也无可厚非。

可偏偏有一种人坏事做绝,为了短暂的私利,不惜打破一切江湖道义。

其中最险恶的一种就叫做:一鱼多吃。

一鱼多吃,如果在饭庄里,大概会安排上剁椒鱼头、红烧鱼腹、鱼尾汤之类的菜品。

可要是在江湖中出现这个说法的话,这非但不是什么美食,反而是非常险恶的陷阱,能叫人身、财、货、命,四大皆空。

即:用一件货品放出消息,反复吸引多位夹包袱的买家上门,并对他们下毒手的骗局。

也就是俗话说的:黑吃黑。

能做这种事的人,一般纯凭心狠手辣,根本不在乎所谓的江湖规矩。

并州府刘骁龙,聚了十几个这样的匪类,专做这一门黑吃黑的生意。

由于在并州府地面上,他们的名声实在是太臭了,已经没有人再敢相信他们,所以这些人打算到幽州府去重新起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