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倭人再临(第2页)
敖广觉得奇怪:“倭寇没有下船?他们这段时间吃什么喝什么?这不像是他们以往的作风啊。”
新河县令也无法解释这个问题:“倭船是被海防巡视发现的,我们第一时间就封锁了码头。我带兵在码头驻守了一天,然后赶来郡城又花了一天,目前没有接到倭寇异动的报告。”
赵侃说:“此事透着奇怪,我已经第一时间派人通知了李州牧,请敖老过来是想听听你的意见。”
敖广推辞道:“我一介老朽,怎么敢随意置喙军政之事?”
赵侃说:“敖老年长知事,总是知道的多一些,也好给我们指个方向。”
敖广这才缓缓说道:“如今倭寇没有异动,那只需要派兵监视便好了。清河县出了这么大的事,肯定已经惊动了陆氏商行,我等在此静待即可。”
“陆氏商行”,这四个字一出口,顿时给在场所有人吃了个定心丸。
是啊,陆氏商行知道了倭寇的消息,那两天之内肯定能传到陆川的耳朵里。
接下来的几天里,各路人马纷纷汇聚到东海郡。
州牧李书文两天后就到了;节度使张方要从各处调兵,花了四天才到。
陆川接到消息以后,和郑兴瑶一起带着六百人昼夜兼程赶路,终于在第四天晚上的时候也到了。陆川一出现,所有人都好像吃了定心丸,列队欢迎冠军大将军驾临。
不理会那些虚套,陆川直接抓着李书文问:“新河县怎么样了,倭寇有没有动静?”
李书文答:“回陆将军,倭寇的船是六天前靠岸的,昨天最新的消息,倭寇还是没有下船,但是在船上拉起了一道横幅,不知道是真是假。”
陆川问:“什么横幅?”
李书文答:“倭寇昨天拉了一道横幅,上面写着‘我们没有恶意,求让我们下船’这样的话。”
众人都不知道倭寇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陆川好像有些明白了。
历史上的倭寇就是被大唐收拾了一顿,然后才派人来学习大唐的先进文化,老实了整整一千年。
当时派来学习的倭人都有一个统一的称号:遣唐使。
那如今来的这些人,想必就是这个时空下派来学习的,应该叫“遣贞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