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武乃杨(第2页)

康小七猛然回头,见到是屠斯梓,于是懈了全身的劲道,说了声:“罢了,给你个面子。”

其他人一拥而入,搜出康小七随身的兵刃,让后将其层层绑缚,投入死牢之中。

经过审讯,康小七至少供出了上百起命案,还有一些他自己也记不清了。

最初康小七在江湖行走的时候,因其身手好,更兼行侠仗义,虽然也做些盗窃劫财的勾当,但总的来说在武林中颇有名望。

可后来他的心性变了,滥杀无辜,甚至连妇孺都不放过,这才把名声搞坏。

对于自己身上的命案,康小七承认地非常干脆,可是至于如何起了这般变化,康小七却拒绝交代。

只是有人猜测:可能和武行中新兴起一个叫做“武林盟”的势力有关。

康小七判了最重的凌迟之刑,由于其案影响范围太大,朝廷特案特办,故意选在一个半夜执行。

据知情的人说:“康小七死的时候没有喊疼,而是哈哈大笑,割一刀就喊一声好,直到最后一刀咽气。”

办完了康小七的案子,陆川和敖烈在一起商议:“宇文氏接连出招,我们总是被动应战,也该主动出击一回了。”敖烈表示同意:“老师有什么想法吗?”

陆川问:“你这几日整理公案如何了?”

敖烈捧出一卷案卷:“宇文家的案子太多太杂,我找到了这个案子,或许可以发力。”

陆川翻开卷宗,仔细地翻阅起这个案子来。

武乃杨,祖籍冀州府武安郡,身有举人功名,生得俊朗儒雅,风度翩翩。

武家本是武安郡当地的望族,托庇于杨氏的名下,地位不低。

武乃杨在一次行商的过程中,途径代郡见到了一位姑娘,从此后对其魂牵梦绕。

多方打听之后才知道:这姑娘姓毕,名唤秀姑,自小体弱多病,郎中都说她活不过五岁。

毕家老爷膝下无子,仅此一女,对其爱如掌上明珠一般,每年都要砸下数百两银子为秀姑补药续命,竟然真的养到了十六岁。

毕秀姑对武乃杨也是一见倾心,二人虽是私定终身,却也得到了家族长辈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