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字迹(第2页)
走廊里没声,只有护士站边的屏幕在静音播放科普短片。
苏夏看了会,保洁阿姨刚好收拾到这,视线往她身边的纸船一瞄,“姑娘,这是你的东西吧?”
“晚上风大,在外面摊一会儿能给你吹没了,赶紧装兜里。”
阿姨干活很麻利,见她怔愣着没说什么。
擦凳子的时候,很好心地把纸船往她腿上一归拢,不一会儿就提着桶走了。
苏夏张了张唇,把纸船捏在手心里。
远看花花绿绿的广告纸,近看其实只有几种主要的颜色,黑白紫,折叠后错位的清大校徽,对着光,夹缝里隐隐透出些手写的字迹。
某种难以言喻的直觉在心头升起。
苏夏呼吸一滞。
心跳突然快得不听使唤,像是冥冥之中有种力量,在催着她接近一个约定,或一个答案。
她深吸了一口气,在心里对可能搞错的真正主人道了声歉,抖着手把纸船拆开。
那是张来自清大叉院的提前招生宣传单。
拿过图灵奖的院士带头人介绍在最上,计算机科学、量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分支的研究方向明细列于其下,星光熠熠。从十年后回来的人,没人会不知道这几行字所代表的无量前程。
股票和房地产市场瞬息万变,潮起潮落如同泡沫。
而技术却锋锐无匹,看得足够远的人,能以个人的意志主导世界的前行。
上辈子苏夏对许霁青的来路了解不深,但也在他为数不多参加过的企业家专访中看过,他是叉院近十年最杰出的校友之一。从许霁青出名,到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大模型领域专家,甚至在他去世后的几年,关于他的种种议论一直就没停过。
有人说他出身寒门,高中时走的是数竞路,却因为无法对外界公开的原因在国赛中两度退赛,连高考都要靠复读。
有人说他性格孤僻冷漠,专断到了极点,对合作伙伴缺乏最基本的同理心。
有人说他实在树敌太多,早年间为了钱不择手段,活不长也是命数。
但没有人会否认。
再转瞬即逝的流星,也曾经无比耀眼过。
在人工智能领域,他就是绝对的超级天才,最耀眼的那颗启明星。
宣传页叠过,整张纸上都是纵横凹凸的折痕。
苏夏心潮难平,将它在膝盖上展平,屏息看了许久。
正想把纸页叠回小方块,放回羽绒服外兜,就在右下角唯一的空白处发现了一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