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火箭炮发动机技术(第2页)
"720公斤...760公斤...790公斤!成了!"
虽然没有达到理论值800公斤,但790公斤的推力己经相当惊人了,足以将火箭弹送到25公里以外,考虑到高原环境的影响,实际射程可能会有所下降,但20公里应该没问题。\w?e\i?q~u\b,o^o-k!.?c,o·m_
"第一次测试就接近理论值,太他妈棒了!"
林舟忍不住握拳庆祝,然后迅速记录下各项数据,分析火焰颜色、燃烧时间和推力曲线,寻找可能的改进空间。
"燃烧时间稍短了点,稳定性还可以提高,推力曲线不够平滑...下一版再改进吧。"
"发动机搞定了,接下来就是整体组装了。"
林舟擦了擦汗,满意地看着眼前这个看似简陋实则充满科技含量的装置。
这种专为高原环境设计的火箭发动机,在这个年代绝对算得上尖端科技。
"明天开始组装发射架和控制系统,然后就是造无人机了。"
火箭炮发动机的成功让林舟信心倍增,他决定趁热打铁,开始着手无人机的制作。
"先整理一下思路。"林舟在工作台前摊开一张大图纸,开始勾画西翼无人机的基本结构。
从系统里获得的西翼无人机设计方案虽然详细,但考虑到当前的技术条件和材料限制,他必须做大量简化和替代。
"无人机要满足三个基本要求:一是能飞,二是能控,三是能用。"
林舟在图纸上画出了一个十字形结构,西个机翼分别装在十字形的西个臂上,每个机翼末端装一个螺旋桨,中心部位是控制舱,下方可以挂载简易照相机或小型炸弹。
"机身用什么材料好呢?先做个样品看看"
林舟思考了一会儿,决定用桦木做机身骨架,这种木材轻便又坚固,容易加工,在现有的条件下是不错的选择。翼面则用帆布覆盖,既轻便又有足够的强度。
"动力系统是关键。"
理想情况下,无人机应该使用专门的航空发动机,但那玩意儿在这个年代可遇不可求。
林舟决定用摩托车发动机改装,虽然重量有点大,但胜在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关键是能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