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山竹榴莲 作品

第240章 出口武器和资源的想法

每天五章奉上,大家多给点鼓励,点点催更也好,同时更两本书,

……

"我同意。′k!a-n!s`h′u^c_h¢i,./c+o\m¢"赵部长郑重地说,"但在此之前,我们得先想个临时办法,至少让轧钢厂维持基本运转。不能让林舟同志的积极性受挫啊!"

王部长陷入沉思:"先从军工系统内部调集一批原料应急...再向计委申请特批..."

就在这时,秘书敲门进来:"王部长,赵部长,轧钢厂技术总工林舟同志求见。"

两位部长对视一眼,王部长立刻说道:"快请进来!"

林舟走进办公室,看到两位部长那凝重的表情,就知道他们己经了解了情况。

"林工啊,"王部长叹了口气,"你来得正好,我们正在讨论轧钢厂的问题呢。"

"是啊,"赵部长也一脸忧虑,"这前进一号的效率太高了,打破了原有的生产平衡,造成了原料供应跟不上的局面。"

林舟站得笔首:"两位部长,我知道这个问题很棘手。但我们不能因为体制问题而放弃技术进步啊!"

王部长点点头:"你说得对,这确实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两难选择。保持现状,生产效率低下,但体系稳定;推进技术革新,效率提高了,但会冲击现有体制。¢墈_书\屋* ·追`蕞,歆,章_結¨"

赵部长补充道:"林工,我们非常欣赏你的技术创新精神,也完全支持轧钢厂的改革。问题是,如何在不引起大的震动的前提下,平稳地推进这些变革。"

林舟沉思片刻,决定首接点破问题的本质:"两位部长,这其实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个普遍性问题。生产力提高了,但生产关系没有相应调整,就会产生矛盾。"

办公室里一时沉默。这个敏感话题,在这个特殊年代,不是随便能讨论的。

"你说得很透彻。"王部长最终打破沉默,声音低沉,"但体制问题不是我们能轻易改变的。我们只能在现有框架内,想办法解决实际问题。"

赵部长点点头:"林工,我们会向上级汇报这个情况,争取特批一些原料给轧钢厂。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长远来看,我们需要一个更系统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