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山竹榴莲 作品

第261章 夺……夺少?!!(第2页)

杨厂长微微一笑:"人心都是肉长的。刚才他们担心的是饭碗问题,现在看到实实在在的大订单,自然想的就是怎么干好、干多,然后多拿奖金。`卡^卡+晓-说-蛧· ~勉_费\岳′犊′这才是正常的嘛!"

张书记也点点头:"林工这一手确实高明,首接用实际成果说话,比什么动员讲话都管用。"

台上的林舟看着工人们期待的眼神,心中一阵欣慰。

最艰难的那道坎己经迈过去了。

接下来,他要给这些工人一个更加具体、更加激动人心的未来蓝图。

一个老实巴交的工人站起来,挠了挠头:

"林工,我就想问问,这么多订单,是不是意味着咱们要招很多新工人啊?到时候老工人的地位会不会受影响?"

旁边一个年纪大的师傅也跟着问:"是啊,新人一来,技术还不熟练,会不会拖后腿啊?这么多订单,可经不起折腾啊!"

林舟微微一笑:"这位师傅问得好!确实,这么多订单,仅靠现有人手肯定是不够的。但解决方法不只是简单地招新人..."

他故意停顿了一下,看到所有人都竖起耳朵认真听着,才缓缓道出自己的计划:

"我们将采用全新的生产模式——老带新,师徒结对!每个老师傅带两到三个新工人,手把手教技术。老师傅不仅负责技术指导,还要负责检查产品质量。只要徒弟生产的产品合格率达标,师傅就能拿到额外的带徒奖金!"

"带徒奖金?"不少老工人眼前一亮。

"没错!"林舟点点头,"这样一来,老师傅的经验得到了充分尊重和利用,新工人也能快速掌握技能,产量和质量双提高!"

会议室里的气氛更加热烈了,老工人们议论纷纷,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

一个中年工人又担忧地问:"林工,这么多订单,万一做不完怎么办?会不会影响国家声誉啊?"

这个问题问到了点子上。

在这个年代,"国家声誉"是个分量极重的词,没有人愿意因为自己的原因给国家抹黑。

林舟严肃地回答:"这位师傅问得非常好!确实,订单关系到国家信誉,一定要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但我相信,有咱们轧钢厂这么多技术精湛、吃苦耐劳的工人,再加上前进一号生产线的高效率,完成这些订单绝对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