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山竹榴莲 作品

第470章 航空部惊雷(第3页)

老吴和其他专家的表情从怀疑到震惊,再到难以置信的钦佩,这种转变如此明显,以至于赵部长在一旁看得心中暗爽——那些平日里眼高于顶的老专家们,此刻就像小学生一样,被林舟的知识和见解所征服。

"够了,我信了。"老吴终于举手示意林舟停下,他的声音微微发颤,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林工,您对燃气涡轮和超音速气流的理解,远超我等。这份方案...如果能实现哪怕一半的指标,都将是我国航空工业的巨大飞跃。"

林舟淡然一笑,没有对这位资深专家的赞美做出回应。相反,他又从公文包中取出另一份文件,这次更加厚重。

"既然大家对发动机方案没有异议,那我们继续看这个。"

文件再次在人群中传递,但这次的反应更加剧烈。一位中年工程师刚看了第一页,就猛地站起身,险些将椅子掀翻;另一位戴眼镜的专家手指颤抖得几乎拿不稳纸张;甚至有人发出了一声压抑的惊呼,立即被周围人警告地瞪了一眼。

"这是...合成孔径雷达?"雷达研究室的主任李教授难以置信地问道,"而且是小型化的机载版本?"

林舟点点头,"不仅如此,后面的部分是相控阵雷达的设计方案。"

这句话如同一枚炸弹,在会议室内引爆。资深专家们交换着震惊的眼神,年轻工程师们则完全不掩饰他们的惊讶和兴奋。

李教授深吸一口气,努力保持专业冷静,但声音依然控制不住地颤抖:"林工,合成孔径雷达目前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星条国和北极熊都只有实验室原型,距离实用化至少还有十年。至于相控阵...那简首是天方夜谭!这种技术就算理论上可行,也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

"李教授说得对,"另一位老专家插话,"我们连最基本的机载脉冲多普勒雷达都还在追赶国际水平,这两种技术...未免太过超前了。"

林舟没有理会这些质疑,只是平静地说:"翻到第37页,那里有一套完整的微型化计算电路设计,可以解决合成孔径雷达对计算能力的高要求;第53页是新型相控阵单元的制造工艺,可以大幅降低成本和复杂度;第89页..."

他不紧不慢地讲解着,将这些前沿技术的关键节点一一点破,那种对细节的掌握和对原理的通透理解,让在场的每一位专家都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

会议室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老吴和李教授对视一眼,眼中既有狂喜又有难以言表的震惊。航空部的其他专家们也都屏息凝神,有人下意识地捂住胸口,似乎担心自己激动的心跳声会打破这神圣的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