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震晕了(第2页)

"这孩子是激动过头了,"老干部们摇着头,眼中却充满了理解,"换了谁都受不了这种刺激啊。"

当医生确认小陈只是"过度兴奋导致的一时性休克",没有大碍后,会议继续进行。\零\点.墈/书* ¢已¢发~布\蕞+薪/璋·結\

但气氛己经完全不同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掩饰不住的兴奋和喜悦。

"具体订单明细在这里,"赵部长递上一份厚厚的文件夹,

"其中最大的是光刻机、碳纤维生产线和数控机床三项,分别是32亿、18亿和15亿星条币。"

"天啊,"计委的同志倒吸一口冷气,"就这三项就超过了我们过去十年的外汇收入总和!"

"是的,"赵部长点点头,"而且这还不包括后续的维护费用和技术支持费,那又是一笔可观的持续性收入。"

"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外贸局的王局长补充道,"这些订单几乎都来自西方发达国家——...那些曾经对我们进行技术封锁的国家,现在却在排队购买我们的产品!"

整个会议室因为这句话再次安静下来,但这次的沉默中充满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自豪和振奋。

"赵同志,"刘部长郑重地说,"这个消息太重大了,我们必须立即向上面汇报。同时,我建议对这一成果的主要功臣——林工,给予最高规格的表彰。"

"没错,"一位老干部激动地说,"如果不是林工的那套'维修霸权'策略,我们不可能拿到这么多订单,更不可能卖出这么高的价格!"

"确实如此,"另一位干部附和道,"这些洋鬼子跳脚骂娘又舍不得放弃技术,乖乖掏钱的样子,真是大快人心啊!"

这句话引发了一阵会心的笑声,几十年来被西方技术封锁的苦涩记忆,此刻似乎终于得到了些许抚慰。

"我认为应该立即启动专项计划,合理规划使用这笔外汇,"计委的同志提议道,"优先考虑国家急需的重点领域和战略性项目。"

"同意,"刘部长点头,"但有一件事必须放在首位——先把我们答应林工的资源和支持全部落实到位。他的'雷鸣工程'和'长空工程'取得的成果己经证明,每投入一分钱,都能得到几十倍、上百倍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