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山竹榴莲 作品
第574章 还有后手?(第3页)
而宋将军,则愣在了原地,他看着林舟那消失在门后的背影,又看了看满屋子愁眉苦脸的专家,心里第一次没底了。
这小子……这次到底是在故弄玄虚,还是真的……又有他妈的什么后手?
……
接下来的几天,新车间的大门被彻底封死,门口站着荷枪实弹的双岗,二十西小时轮换。
除了林舟和他指定的几
个人,就连宋将军,都不得入内。
所有人都以为,林舟这是闭门苦思,准备修改他那个不切实际的方案。钱院士更是私下里冷笑连连,断言林舟这是下不来台,躲在里面“装死”,最多一个星期,他肯定会灰溜溜地出来,承认自己的失败。
然而,车间里面发生的,却是另一番足以颠覆整个时代的景象。
“老周,你过来。”
林舟指着“玄鸟”终端的屏幕,对着一脸愁容的材料学专家周学谦说道。
屏幕上,不再是枯燥的数据,而是一个个由无数光点组成的,正在高速旋转的三维原子结构模型。
“这是你说的,我们造不出来的‘抗辐照加固型砷化镓’的分子结构。”林舟指着模型,“传统的冶炼和合成,就像是闭着眼睛炒菜,油盐酱醋放多少,全凭经验和运气。”
他一边说,一边在键盘上敲击着。
“但‘玄鸟’,可以让我们‘看’着原子去‘炒菜’。”
随着他的操作,屏幕上的分子结构模型旁边,瞬间弹出了上百个参数窗口——温度、压强、催化剂配比、晶格生长速率……
“‘玄鸟’己经模拟了超过三千万种不同的合成路径和原子配比方案。”林舟的声音平静得可怕,“它告诉我,我们不需要去国外找什么先进设备。只需要在我们现有的高压反应炉里,把温度提高三百二十七度,压强增加到一百二十个标准大气压,然后加入万分之三的‘铟’和万分之零点七的‘碲’作为掺杂剂……”
他调出了最终的模拟结果,那是一条绿色的,代表“成功”的曲线。
“……我们就能‘炼’出性能远超清单指标的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