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技术科的下马威?不,是我的解剖台
技术科在二楼,占据了整面南墙。
阳光透过玻璃窗,将六张办公桌照得纤毫毕现。
何雨柱的工位在最中央,像解剖台上的标本。
四周都是穿着干净的确良衬衫的工程师,空气里弥漫着纸张和墨水的味道。
这里安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
“同志们,手头的工作都先放一放。”
刘科长的声音很突兀,像一颗石子砸进死水。
所有人整齐划一地抬起头。
“我给大家隆重介绍一下,这位是咱们厂新晋的技术标兵,何雨柱同志!”
刘科长特意在“技术标兵”四个字上加了重音,嘴角挂着一丝玩味的笑意。
“从今天起,雨柱同志就在我们技术科学习交流。”
“他可是咱们厂长亲自挖掘的实践派专家,尤其擅长通过一些‘特殊手段’,发现设备深层次的故障。”
“大家以后要多向何师傅请教啊!”
话音落下,一道压抑不住的嗤笑声从角落传来。
一个戴黑框眼镜的年轻工程师推了推眼镜,毫不掩饰脸上的轻蔑。
他上下打量着何雨柱那身洗得发白的工装,像在看一个走错地方的乡巴佬。
一个修车工,来教他们这些正牌大学毕业的工程师?
何雨柱面无表情,把那个空了一半的工具箱,轻轻放在了桌子下面。
“刘科长,过奖了。”
“我就是个修车的,谈不上专家。”
“哎,何师傅谦虚了。”
刘科长的笑容不减,拍了拍手。
他早有准备。
两个年轻人立刻从角落里抬过来一个铁架子。
架子上,五根长短粗细完全一样的钢管并排摆放,表面打磨得锃亮,泛着冷光。
“何师傅,这是我们从废料堆里找来的几根传动轴半成品。”
刘科长指着钢管,声音不大,却传遍了整个办公室。
“根据生产记录,其中有一根,因为冶炼时操作失误,内部有微小的砂眼缺陷,是次品。”
“但具体是哪一根,记录弄混了。”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所有工程师。
“我们技术科也想过办法,厂里那台探伤仪扫不出来,可能是缺陷太小。”
“现在,就想请何师傅你,用你那个‘应力敲击反馈分析法’,帮我们把它找出来。”
空气瞬间凝固。
这是一个赤裸裸的考题。
一个当众的、不留情面的下马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