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机器没病,有病的是人(第2页)
他抬起头,看向王同志,露出一抹工人式的、憨厚的笑。
“王同志,您这可为难我了。”
“这些洋玩意儿,浑身都是按钮,我一个大字不识的粗人,哪会用啊。”
“我爹教我的,就是听个响,跟听骨头似的,听听里面有没有裂。”
他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王同志的眼神没有丝毫波动,只是再次做了个“请便”的手势。
何雨柱这才拎着锤子,走到第一台德国仪器前。
他没有急着敲。
他只是把耳朵贴在冰冷的金属外壳上,闭上了眼睛。
整个办公室,只能听见仪器内部轻微的嗡鸣。
站在一旁的工程师孙建新,嘴角已经挂上了一丝毫不掩饰的嘲讽。
用耳朵贴着听?
装神弄鬼!
就在这时,何雨柱举起了小锤。
他用锤柄的木头端,在机器外壳上,极有节奏地轻轻敲击。
“叩……叩……叩……”
三声之后,他停下了。
“这台机器,”何雨柱睁开眼,声音不大,却像锤子一样砸在每个人的心上,“里面有个东西,转得不圆了。”
他顿了顿,用更形象的语言解释。
“就像咱们磨盘的轴心,歪了那么一小丝。听着不明显,可磨出来的面,它就是不匀。这声音里,带着一股子‘涩’劲儿。”
“荒谬!”孙建新终于忍不住,当场出声,“什么叫不圆?什么叫涩劲儿?这是科学仪器,不是你家的石磨!磨损就是磨损,请用数据说话!”
何雨柱连眼角都没扫他一下,只是平静地看着王同志。
王同志面无表情,对他身后的一名助手点了点头。
那名助手立刻上前,拿出一套专用工具,开始拆解仪器。
几分钟后,轴承被取出,放进了一旁的便携检测仪里。
检测仪的屏幕上,一条数据曲线猛地跳动了一下,一个红色的警报灯开始闪烁。
“报告!3号滚道内圈发现0.02mm剥离性损伤!”
孙建新的脸,瞬间变得惨白。
刘科长悄悄地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冷汗。
王同志的眼神里,终于有了一丝细微的变化。
他指向第二台苏联仪器。
“何师傅,请继续。”
何雨柱走到第二台仪器前。
他同样先是静听,然后用锤头,在机器侧面快速地敲击了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