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渊国钱元颂
他每日寅时即起,亲自检阅三军操练,又命工部日夜赶制军械,将国库中积存的玄铁尽数熔铸为锋刃。
每当夜深人静,御书房的烛火仍亮如白昼,他对着边境舆图反复推演。
指尖在傅大将军与明军交战的关隘处摩挲出深深的痕迹。
这日早朝,兵部尚书高欢手持加急军报,疾步入殿,跪伏于阶前,声音沉重:
"启禀国主,温岭南三州急报,流寇猖獗,已连破七座官仓,劫掠粮草数十万石!
匪首自号‘盖天王’,麾下亡命之徒逾万,更勾结外域三千浪人,势力大增。
此贼不仅武装走私、劫掠商旅,近来更是胆大包天,公然攻打官府,焚烧县衙,杀害朝廷命官!"
钱元颂闻言,眸中寒光骤现,手中御笔"咔嚓"一声折断,墨汁溅落龙案。
他猛地起身,怒斥道:"混账!如此祸患,地方官竟敢隐瞒不报,任由贼寇坐大。
祸害百姓多年!若非今日事态失控,他们还要瞒到何时?!"
殿内群臣噤若寒蝉,无人敢言。
钱元颂冷眼扫过众臣,厉声道:
"传朕旨意,即刻调拨粮草,安抚三州百姓,凡有官吏勾结匪寇、玩忽职守者,一律严惩不贷!"
他顿了顿,语气森然,"着令三州官员戴罪立功,限一月之内剿灭匪患,否则——
国法难容,定斩不赦!"
话音未落,殿外忽有狂风卷过,殿门轰然作响,似在应和天子之怒。
"孤欲御驾亲征,诸位不必再谏。"钱元颂的声音低沉而坚决,目光如刀锋般扫过殿内群臣。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面面相觑,无人敢言。
唯有御史柴绍深吸一口气,毅然出列,跪伏于地,高声道:
"国主身系一国之重,万不可涉险!先前禹都之行,已令群臣日夜悬心。
如今再临战阵,若有闪失,社稷何托?臣恳请国主三思!"
钱元颂眸色微沉,心中冷笑。
他自然明白柴绍的顾虑——他十六岁大婚,原配孙玉真乃三代为相的孙氏贵女,虽非他所爱,却也是明媒正娶的正宫。
可惜孙玉真因病而逝,如今后宫仅俞妃一人,膝下尚无子嗣。
若他真有不测,渊国江山,后继无人。
群臣虽未开口,但钱元颂知道,他们心中所想,与柴绍一般无二。
若再坚持,只怕这些老臣便要搬出祖宗礼法、江山社稷,甚至哭谏死谏,闹得不可开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