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云九霄 作品
第154章 淳于中衍(第2页)
他夺取的是昏聩禹帝的政权,给禹都带来的反而是久违的秩序与和平的希望。
反观今日的淳于中衍,一个首鼠两端、靠反复背叛夺取权力的野心家,其根基之虚浮、人格之卑劣,注定了他只能依靠铁血强权与无休止的杀戮来维系那染血的权杖。
信任?仁德?对他而言都是奢谈。
唯有死亡和恐惧,才是他唯一能掌控的语言。
于是,禹都的阴云,整整笼罩了半年之久。
这半年里,凝固的鲜血尚未干涸发黑,新的血迹又不断覆盖其上。
街头巷尾的搜捕从未停止,任何敢于流露对傅氏同情、或在私下发出一点非议的声响,都可能招致灭门之祸。
淳于中衍调动了所有的爪牙,一遍遍梳理虞国境内,围剿傅玉麟残留的党羽,扑灭各地零星的反抗火苗。
这场大清洗将傅玉麟积攒的民心与根基,几乎全部尽毁。
而支撑他完成这血腥统治的背后力量,正是那远在北方、坐收渔翁之利的明国国主——刘崇。
刘崇的野心,从来就不只是三座城池。他慷慨解囊,钱粮军械源源不断地通过秘密渠道输送至禹都,甚至还派遣了心腹将领统领的军士,帮助淳于中衍这个提线傀儡迅速镇压反抗力量。
这哪里是援助?分明是一场处心积虑的投资,用虞国的鲜血浇灌明国崛起的土壤!
淳于中衍在血腥的宝座初步稳固之后,果然“信守承诺”。
三座位于虞国北部、控扼南北交通、资源丰富的战略重镇,其城防被悄然移交给打着“接管防务”旗号的明军。
象征虞国主权的旗帜颓然落下,换上了明国贪婪的黑色玄鸟旗。
至此,刘崇的扩张之欲再次得到满足。
明国本就是在禹朝时期便实力最雄厚的诸侯,此前正是因为傅玉麟率领精锐边军坐镇北境,仿若一柄悬顶利剑,才让刘崇投鼠忌器,不敢轻言南下牧马。
正是刘崇当年处心积虑的阴谋,成功离间傅玉麟不得不放弃边防,率军向昏聩的禹帝“讨要说法”,造成边境空虚。
明国趁机挥军南下,如入无人之境,一举夺占了北方数座富庶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