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宝贝疙瘩(第2页)
徐荣没想到刘裕竟然没同意他保留部众,神情有些难堪:“主公,属下部众中有几十个同乡……”
刘裕打断徐荣的话:“按照朔方规定,你无权以任何形式豢养部曲,而且你短时间内也不会领兵作战,所以不要惦记他们了,他们真有才干,留在朔方自会出人头地。¨3*叶-屋? !埂*鑫`最?哙¨”
这条规定才开始实施,明确规定什么级别可以配备多少亲卫、甲胄等。
原因嘛,当然是控制私兵的泛滥。
东汉沦落至此,与私兵的泛滥不无关系,自东汉以后,各个朝代都严格控制文武官员以及世家豪族的私兵数量。
魏蜀吴都有明确的法律条文,可见曹操刘备孙权都早早意识到私兵泛滥的危害性。
但就算这三位,在推行这条政策时也遭遇许多阻碍,费了许多心思才勉强控制。
刘裕不打算等得了天下之后再控制,而是打算从一开始就定下铁律。
不但这条,他还打算改革兵制,募兵、练兵、调兵、驻兵等全流程都要改革。
从秦汉一首到明清民国甚至新朝,兵制一首在变,吸取经验教训,总能制定一套更符合现实需求的制度。
历史源远流长的好处就是有历史可以借鉴。
所以,刘裕没打算给徐荣破例。
这个口子不能开。
他不会为了收集名将而破坏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名将可以收,但休想让他放低姿态甚至卑躬屈膝。
求贤若渴、礼贤下士与舔狗有着本质的区别。
名将嘛,有最好。
没有,他凭借自己的努力也能一统天下,无非进程慢点而己。
徐荣张张嘴,抱拳,默默退开。
刘裕则领着众人巡视战场,看看有没有漏网之鱼。
一首忙到天黑,这才返回朔方城内。
荀攸到跟前,长出一口气:“主公,您真真吓死个人。”
刘裕笑笑:“第一次指挥,感觉如何?”
“印象深刻,收获颇丰。”
“下次更得心应手。”
“全赖主公栽培。”
荀攸这句话不是场面话,是发自肺腑的感激。
他没见过也没听说过,哪家主公会用这样的方式刻意培养属下。
在荀家也没有。
荀家的教育方式就算言传身教,也多是读书写字以及辩论,夯实理论基础后出仕,能否将理论转化为真正的才干,全看个人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