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皇甫嵩来袭(第2页)
总而言之,刘裕十分满意。
但也没急着提拔,寸功未立,如何提拔?
无功而赏是御人之大忌。
何况他无名气、出身,想重用也难,只能暂时留在身边。
嗯,顺带着刷刷好感和忠诚度,待立功之后再把他放出去独当一面。
能文能武还忠义,这样的人,谁用谁知道。
触发特技。′看_书~君^ `更.辛,罪+全.
又有成公英为榜样。
募兵事宜进展非常顺利,不到五天就满编。
然后开始训练。
成公英、赵云、关羽也跟着练,从最基础的队列、口令开始,还有内务,传统的训练科目搭配现代化的训练模式,从根上打造全新的军队,杜绝种种恶习。
说句不好听的,汉军是强,但该有的恶习一点不少。
尤其内务这块,汉军精锐的内务都是仆从军负责,每个精锐至少配备一个仆从,喂马,洗衣,刷甲,磨刀,铺床叠被甚至暖被窝。
这种习惯一首延续到清朝,影视剧里常说的那句发配漠河给披甲人为奴,就是罚这人给士兵当仆从。
仆从都是好听的,说难听的,就是奴隶。
刘裕手底下许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很好,能让士卒专心战斗与操练,无需分心杂务。
刘裕却坚定认为,这种制度只会滋生种种乱象,削弱军队战斗力,甚至埋下严重的隐患。
所以,他练兵,所有士兵包括军侯在内的军官必须亲力亲为。
尤其着甲这块,伍长负责,战友相互帮助,以提升着甲速度。
还时常举办相关项目的大小比赛。
说白了,训练和战斗才能占用多少时间?
除了这些,他还要补文化课呢,从最基础的读写到基础军事手册、基层民政治理指导方针,应有尽有,全是他自个儿编纂的。
不但要教,还要考试呢。
非战斗时期,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
就一个理念——练不死就往死里练,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想逆袭,就得卷。
胜出的,就是他的备用军官和地方官员,以取代那些成名的文臣武将。
失败的,那就继续当大头兵,退伍后投身各行各业。
总而言之,不养废物。
……
二月初二。
天气略微转暖,站在金城的城墙上西处眺望,远处的山川和丘陵己经盖上层层嫩绿,近看却不见草色。
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在这里具象化了。
刘裕在等董卓。
等董卓来投靠。
只要董卓敢来,他就敢杀。
杀了董卓,董卓的部下就是一群游兵散勇不足为惧。
赵云和关羽己经准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