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讨贼檄文(第2页)
洛阳城内的局势并没有因此受影响,相反因为兵马的频繁调动而比平时更有秩序。
但气氛却格外诡异。
讨国贼檄文从凉州传到长安,再传到洛阳,闹得人尽皆知,尤其朝廷文武官员。
说到底,都是汉臣。\7^0\0′t?x,t/.`c/o?m′
再不忠不孝,也是食汉禄的。
之前袁隗维持着表面的和谐稳定,大家也乐得装糊涂,毕竟相对而言他们确实更加惧怕刘裕,更惧怕刘裕推广的那一套政策。
可现在,这一封檄文揭穿了袁隗的真面目,将袁隗的罪行公之于众,如果不做任何表示,对不起吃的汉禄,对不起养的好名声。
表示?
如何表示?
现在袁隗重兵在手,气势正盛,谁敢表示?
杨彪敢!
这封檄文在洛阳传开的第二天,朝会之上,杨彪当庭质问袁隗,咄咄逼人,句句首指要害,要袁隗回应檄文所指。
袁隗立于小皇帝身侧,遥指洛水,铿锵有力地起誓:“老夫以滔滔洛水起誓,若有戕害陛下与皇子之举,汝南袁氏一族断子绝孙死无葬身之地!”
杨彪听到这,松口气:“相国既然指洛水起誓,老夫暂且信了,檄文所言,必然是刘裕污蔑。”
其他文武大臣也只能点头附和。
那可是诞生河图洛书的洛水。
那可是断子绝孙的毒誓。
相国应该不至于拿汝南一族开玩笑。
擅权或许是有点,但戕害先帝与皇子……不至于,应该不至于。
众人议论纷纷,这事儿也就算过去了。
杨彪和袁隗见状,对视一眼,也悄悄松口气。
这是二人连夜商量的策略,杨彪假意质问发难,实则给袁隗找台阶下,让袁隗解释并起誓,以安文武官员之心。
原先二人还不是一路人。
可在刘裕的压力下,二人越走越近,逐渐成为盟友。
现在,杨彪接替袁隗成了太尉。
当然,这个太尉只是名义上的太尉,是荣誉职,权力在袁隗手中。
三公在早些年就变成了荣誉职,但界限并不明确,有实力时,荣誉职也是实职,实力不足,实职也是荣誉职。
处理完这一切事务后,袁隗笑呵呵地返回府邸。
进门,坐下,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喃喃道:“刘裕啊刘裕,你够狠!”
“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我死了还有袁氏其他人继承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