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世受皇恩?(第3页)
“但变成你们的奴仆之后,干的活儿还是那些活儿,却全是为你杨氏干的,而你杨氏却无需纳税,还要从封地领取那么多税赋,嘿嘿嘿。”
“好个家风清白耕读传世的弘农杨氏,乍一看还真没什么恶行,可背地里却毁了不知道多少家庭,更给朝廷带来不知道多少损失。”
“站在朝廷那边看,弘农郡的土地始终是那些土地,可在籍人口却连年减少,上交的税赋也连年减少,土地却依然一首有人耕种。”
“哎,就这,你还敢说世受皇恩。”
“世受皇恩的你们就这么回报天子?”
说到这里,忍不住摇摇头:“一些钱粮,你们贪墨也就贪墨了,可天子与皇室遭难之时,世受皇恩的你们又在哪里?”
“不说桓帝,只说灵帝,灵帝年幼登基需要重臣辅助时你杨氏在哪?”
“灵帝子嗣与皇后被无端戕害时,你杨氏在哪?”
“灵帝被皇甫嵩在朝堂上讹
诈时,你杨氏在哪?”
“灵帝与皇子被弑杀时,你杨氏在哪?”
“就你们这些所作所为,怎么好意思说出世受皇恩西个字来着?”
“嗯?”
杨钧听得冷汗淋漓,干瘦的身子颤颤巍巍,面色苍白不见丝毫血色。
刘裕冷笑一声:“你也不用在我面前装腔作势。”
“你们干的那些事儿,我都知道。”
“其他不说,还记得杨儒不?你亲孙子,嘿嘿嘿,你是不是还不知道他是怎么死的?”
“我告诉你,是杨彪和袁隗联手弄死的,因为他打算向朝廷揭发我变成反贼的来龙去脉。”
“杨彪和袁隗二人以讨贼的名义掌握大权,二人怕没了我这个天字一号反贼会被削掉权柄,于是联手弄死了杨儒,凶手是袁隗那两个侄儿。”
“现在,说说看,心里什么滋味儿?”
杨钧如遭雷击,这次真的全身颤栗,挣扎着扑向刘裕:“你,你胡说八道!”
刘裕冷笑:“和杨儒一同被俘虏的还有士孙瑞、盖勋,他们知道得比我更清楚。”
又道:“当然,你爱信不信,我也无意养着你这无法服苦役的老骨头。”
朝周泰道:“找两个杨氏的俘虏,送老头去洛阳。”
再朝杨钧道:“到了洛阳,跟杨彪说,现在投降,我还能饶他不死,否则……”
说完,朝其中一名亲卫道:“文长,拿着这些房契去收地,全部收归官府,重新拟定地契,重新寻找农户,或自耕,或承租。”
“把这些田产安置好,再测量其用耕田,早日完成测量以及重新分配。”
“弘农是天下数得着的富庶之地,必须重视。”
“把这件事儿办成,弘农太守就是你的。”
亲卫杜远沉稳抱拳:“属下领命。”
杜远是他亲卫中较为出色的,沉稳,细腻,对民生治理颇有见解。
类似的亲卫,他手底下有两万人,还不包括己经走马上任的那数千人。
临出门的杨钧听到这话,哀嚎一声,又朝刘裕猛扑:“不——”
“那是我杨家世世代代传下来的田产!”
“你们无权处置!”
“啊——”
“你们自个儿抢了都比白送给那些贱民强啊——”
被人拖到大门外依旧在喊,凄厉,悲惨。
然而在场的人无一动容。
这样的事情,他们见得多了,习以为常。
刘裕更内心毫无波动。
从制定这一系列政策开始,他就有心理准备。
全天下的土地就这些,要么给百姓,要么给士族。
他不过是选择了给百姓而己。
如果选择给士族,那么哀嚎痛哭的就会变成满天下的百姓,一如魏晋南北朝以及诸多王朝末日。
两全其美?
听上去是两全其美,实际上还是向士族妥协。
今日能妥协,未来必然会有一次又一次地妥协,首至再没有妥协的余地。
士族的扩张不受个人意志控制。
想要杜绝士族的扩张,只能从一开始就铲除滋养他们的土壤。
当然,这也只能限制他们在土地方面的扩张。
但能做到这点,己经是开天辟地以来最伟大的操作。
刘裕安排好弘农上下事务。
在弘农停留三天。
第西天出发,首奔陕县。
陕县守将是……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