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曹操起势(第2页)
“……”
刘裕玩这套,手拿把掐,两千年后随便一个表彰大会搬到这儿,都能把煽动力拉满。
这个时代的人,还没有经受过太多套路的考验。
何况他给的是实打实的建元通宝。
当场表扬,当场发放,戴红花,捧鲜花,勋章、奖金一套套的。
谁扛得住?
拿到奖励的,激动到泪流满面甚至腿软到无法行走,亲眼
见着近在咫尺的刘裕,更激动到昏厥。
台下围观的同样激动,因为他们和台上那些人一样身份,都是最普通不过的民夫。
从商周到现在,低贱如野草一样的人,从现在开始,有资格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下,受人瞻仰,受人崇敬,受人爱戴。
这可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如!雯′惘` !耕!鑫-醉·全!
本以为修了城墙拿了工钱就完事儿,从此之后这座伟大的都城与他们再无关系。
现在才知道,大错特错,殿下不但没忘记他们的功劳,还在竣工之日当众表扬与表彰。
如此种种,让他们怎能不泪流满面?
贾诩在台下望着这一幕,再扭头看到狂热激动的民工与百姓,心中也忍不住微微颤抖。
有如此民心,何愁大事不成。
卢植同样感慨万分,主公这是真正把“民为贵”这三个字践行到实处了。
自古以来,从未有过对普通黎民百姓如此和善的君主!
从未有过!
何况主公还勤奋、英明、勇武,甚至能放下身段到工地上与普通百姓一同劳作,做最苦最累的活,包括下田耕地。
主公所做一切,均是古之君主从未做过的。
若非主公,甚至无法想象一个手握重兵雄视天下的君主会放下身份身体力行地做这些事情。
难怪百姓、士兵甚至奴隶都愿意为主公卖命!
如此君主,值!
长此以往,哪怕主公什么都不做,也会吸引天下全部百姓来投。
到那时候,敌人招募不到士兵,也无民夫耕种田地、生产武器铠甲,必然不战自溃。
想到这,卢植心中生出无限的期待!
那样的结局,比主公挥军横扫更令人激动!
不战而屈人之兵,兵法至高境界!
主公能做到!
一定能做到!
……
表彰大会结束。
剩下的是文艺汇演,有刘裕组建的宫廷乐团,有军中出的军舞、军乐,还有捕风司出的评书、小品,更有各地百姓表演的带着强烈地方特色的曲目。
刘裕看了一会儿,悄悄离开。
贾诩和卢植快步跟上。
卢植沉声道:“主公,民心可用,何不花大力气到其他州郡宣传,以吸引当地百姓来投,长此以往,敌人无民可用,我军可不战而胜。”
刘裕摆摆手:“没那么简单。”
卢植愕然:“请主公解惑。”
刘裕指指身后狂欢中的百姓:“我所作所为全在明处,并不复杂,一眼就懂。”
“袁绍等各路诸侯之所以不效仿,是因为他们还有别的路可走,维持现状并不影响他们称王称霸。”
“但真有那么一天,治下百姓往外跑,他们一定会想办法阻止,并且作出一定让步以挽留那些百姓。”
“子干先生,从南到北,没几个州牧是个蠢的,基本的道理,他们都懂。”
“真到百姓跑光那天,他们绝对会照搬咱们这套,落实多少不好说,绝对会让步,在灭亡与妥协之间,他们会很轻松地作出选择。”
卢植一时愕然,那些高高在上的士族、世族、党人会向百姓妥协?
怎么可能?
平日里,他们可看都不看百姓一眼,怕脏了眼。
但仔细想想,还真有可能。
有主公珠玉在前,那些人又到生死存亡之际,若效仿主公所作所为,阻力会小很多。
毕竟不变革等于彻底消亡。
只是,变革力度有多大?能否贯彻到底?
若能,于天下百姓而言是莫大的福祉。
刘裕拍拍卢植的手臂:“不要小瞧了天下英雄,有眼光者众,有胆略者也不少,总有人敢为天下先,说不定有人己经行动起来了。”
话音刚落,有亲卫来报:“主公,兖州送来的急报。”
刘裕挑眉,急问:“可是与曹孟德有关?”
亲卫重重点头:“曹孟德忽然出兵夺取濮阳,驱逐袁术,自领兖州牧,兖州多地响应,半月间占据兖州北部数郡,袁绍逃至山阳郡。”